出国留学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海外精彩 > 海归专栏

从光环巅峰到零起点 “海归”就业先要过心理关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8



自信心、平和心是海归回国找工要过的第一个心理关

    他们是一群留学归来的“海归”,他们对未来都有着美丽的梦;他们曾经历过大洋彼岸的美好,但也接受着回国就业时遭遇的尴尬。

  不过,乐观的他们绝大多数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有的降低原本过高的就业期望,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有的则是苦苦坚持着自己的原则,认为梦想就在未来。

  他们历练着、成熟着、努力着、奋斗着。他们正一点一滴从零做起,一步一步打拼未来。

  信息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3位有着不同找工经历的海归,听他们讲述找工路上的辛酸笑泪。

  主角1 Selina

  女,25岁,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半年找工路 心态如过山车

  与众多“海归”一样,Selina第一次回国找工作的心情非常兴奋,“我是从2006年11月开始全心找工作的,当时心中充满信心和希望,还不时想象着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大展拳脚的情景。”

  然而,现实却很快Selina冷静下来。在2006年11月和12月两个月中,她虽然经常有面试,大多是通过电话或网络面试,但由于经验的问题,这些面试都如石沉大海,最终没有消息。

  过完当年的圣诞节,迎来了2007年的新年。因为假期的缘故,Selina经历了一段极其平静的时间,没有电话,没有面试。“当时我觉得很正常,因为各个公司年底都很忙,哪有时间招人,所以我还是开开心心地过节,并准备年后再开始第二阶段的找工。”

  到2007年4月,Selina发现了一家她特别想去的公司有招聘会。于是她铆足了劲,并争取到了2次面试机会,前后历时1个月,但最终结果并不如人意。Selina坦言,那次失败对她的打击太大了。

  幸好,家人和朋友的安慰和鼓励,让她重新建立信心。一个多月后,Selina终于在6-7月中,获得了3家公司的录取通知。虽然都不是很理想,但最终Selina还是根据自身以及目前的需要确定下了一份工作。

  感言

  平和心态最重要

  Selina坦言,在2007年被自己喜欢的公司拒绝后,她的情绪急速滑落到了谷底,“每天胡思乱想,觉得什么希望都没有了,没有公司愿意要我,什么职位也胜任不了。”

  是家人和朋友的鼓励让她继续走了下去。“从那一天起,我每天都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工作会有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Selina说,也许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她的心情渐渐地平静了下来,渐渐地不再为一次面试或一封拒绝信而大喜大悲了。

  “找工的经历真的很锻炼人。”Selina强调,当中体会最深的就是要学会乐观,以平和的心态去看事物。还有就是在最苦的时候,也要坚持再坚持。

  主角2 于志宏

  男,28岁,加拿大约克大学,会计硕士

  名校海归成海待 依然坚持身价

  几年前,于志宏从广州一所重点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放弃了一份已经落实的工作,选择去加拿大约克大学攻读会计硕士学位,3年后学成归国。回广州之初,于志宏就给自己确定了找工作的“三不”:非跨国大企业不去,年薪低于10万元不去,非市中心工作不去。

  原以为毕业于国际名校,回国找工作不过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9个月过去了,于志宏的工作还是没找到。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开始向中小型企业投简历了,工资期望也一降再降,底线是税后每月4000元。

  事实上,刚刚回国那段时间,于志宏也面试了数家单位。其间还收到过一家外企的录用通知,但薪水让他很难满意,“扣掉三金,每月能拿到手的不过3000元,就算一年后提薪也不超5000元。”

  之所以不愿“屈就”,还是因为留学费用问题。于志宏说,“在加拿大读书,我一年的学习加生\0
  

上一篇: 留英“海归”:学位上有突破 开阔了眼界和思维
下一篇:透视各地海归联谊组织小众团体里的缤纷世界(图)

出国留学程序

1:出国留学申请
留学资格 申请指导
资料准备 留学贷款
出国留学签证
签证新闻 签证介绍
护照办理 签证申请资料
签证Q&A 面试技巧
2:出国书信写作
留学申请信 个人简历
申诉信 读书计划
推荐信 证明材料
联络与催询书信
3:出国行前准备
公证认证 体检
换汇 行李
出入境 乘机

出国留学指南 版权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声明和抄袭侵权 网站地图

河南省新乡市向阳路2号 电话:03733515338

Copyright (C) 2009 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证 04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