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年前,中学母校的百年校庆,我从家乡福州赴邀回到了印尼东爪哇谏义里(Kediri),见到了许多分别多年的同窗,大部分来自国内各地。这是近千名校友的庞大队伍,广东校友团、河北校友团、福建校友团、北京校友团、上海校友团……也有很多来自国外和港澳地区。
多年未见的同窗各自见了面,大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眉飞色舞地互认姓名。我记性不错,还记得许多同学,也被许多同学喊出了名字。突然,在人群中,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叫住了我:“你是蔡月明!”我回头,却是茫然。他一直说,你不就是当年的“三朵金花”吗?在他的连声提醒下,我终于认出,他是曾经教过我的老师!而“三朵金花”,这是个尘封已久的“绰号”,没想到,一直到如今还有人提起!
二
这个“绰号”的来历和我们小时候父亲的严厉有关。我们读书那会儿,父亲对我们兄妹学习上的要求出奇地严格,学习要名列前茅、成绩单要一一上交、作业做完还要勤练书法……虽然他整天埋头于烟厂的工作,但只要一腾出空来,准是一个挨一个地检查我们的学习情况。
为了鞭策我们,父亲“苦心钻研”出一个“狠招”:将我们的期末成绩单像奖状一样贴在墙上,供人参观。六兄妹的成绩单一一罗列,不得“豁免”。这一招“害”苦了我,我天性就贪玩,在这种的“铁腕政策”之下,开始一天到晚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到了发放成绩单的时候,我总是尽量拖延不拿回去,可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一次没考好,成绩单要在墙上贴上半年,叫人每天看见都难受。几次煎熬下来,我终于痛下决心,决定好好学习,为自己争一口气。
一番努力,我真的争回了可以让自己扬眉吐气的成绩,我的作文在全校拿了第一名,我书包里装回了奖状,还有钢笔、、练习本、橡皮擦一堆的奖品,父亲又惊又喜,第一次对我刮目相看了,还笑脸盈盈地把我的奖状贴在了墙上最显眼的位置。
而那所谓的“三朵金花”,其实就是在一次书画比赛上,三个名次的奖项全由我们蔡氏三姐妹包揽的“传奇故事”!众人惊讶,所以送了我们三姐妹这么一个漂亮的雅称。而我父亲也因教育严厉闻名于我们那的一整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