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华人这次抗议CNN的活动,湾区的华语媒体几乎是全部到齐了,但是这只能让我们华人自己知道有这么声势浩大的抗议,而美国其他族裔除了路过抗议地点的人,大多数人恐怕很难知道CNN的辱华言论遭到了当地华人如此大规模的抗议。
很多华人很早都非常熟悉“美国之音”中文广播和英国BBC中文广播,如今他们的中文英特网资讯也非常发达。中国虽然也有很多英语刊物和英语新闻网站,但是,是否达到了美国之音和BBC华语节目的影响力?确实需要打个问号。记者曾经了解到英文的《北京周报》印刷刊物,每周“乘坐”飞机快递到美国8大包3000多份,但是在拥有将近3亿人口的美国真正的订户仅有700多人和机构。
在旧金山湾区的华人有几十万,相对来说,华文报纸和广播数量也不少。因为在英语为官方语的国家,华文报纸从来都参与英语新闻发布会、事件和活动的采访活动。记者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湾区所有中文媒体的英语新闻线索主要来自“Bay City news”网站。
一次有一家公司在学生开学时要想赠送学生上万个计算器,结果到了新闻发布会地点,一个英文媒体都没见着,四家当地中文日报的记者算是给这个发布新闻的公司起了救火队作用。
中文媒体在海外发达当然是好事,因为很多不熟悉英语的新移民可以借助这片“绿洲”了解在美国生活的资讯问题,但是这些媒体不会对非中文社区发生影响。
华人社区领袖组织了这么大的“426”抗议CNN的活动,但是记者没有从“Bay City news”上看到有关新闻线索提供,也就是没有通知到英语媒体前来采访报导,那么“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就又淹没在华人社区内部了。当然也许就是在“Bay City news”上发布了新闻线索,可能英语媒体一看是华人的活动也不一定来采访。记者也见过类似的情况,阿拉米达县华人参事赖燕屏在奥克兰华埠举办有关减少含铅材料的新闻发布会,并且在“Bay City news”上提供了新闻线索,结果也仅有华人社区的媒体记者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这些现象更说明,海外华人社区更应该努力创办英文媒体,记者相信所创办的英语媒体越不含有种族色彩,就越能对非华人社区产生影响。有了真正由海外华人创办的让各族裔都喜闻乐见的英语媒体,才能尽快扩大华人声音在全美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