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和爱戴经常见面,但在日惹以外的地方见面还是第一次。当时她和同学一起到西爪哇、雅加达、万隆等地参加学校的募捐活动,而我是和几位叔辈到雅加达接从中国回来的父亲路过万隆。父亲那次去中国是应邀参加第一届印尼华侨回国观光团,这让我感到很荣幸,加上在途中又见到了爱戴,所以有“好事成双”的感觉……
和爱戴姑娘仅一街之隔,但到18岁时才初相识
我和爱戴都出生在印尼日惹市,我和她都住在柏吉南(Petjinan)大街的附近,我家在大街的这一侧,她家在大街的另一侧,如果算直线距离,就更近了,但那时我俩却从来没见过面,一直到我18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她。
这一天是两个歌咏队合练的时候,她是日惹华侨中学歌咏队的指挥,我是日惹华侨总会负责文艺的干事。她的出现让我眼睛一亮,因为在女生中,她算是最漂亮的一位,不仅五官端正,皮肤白皙,身材匀称,更透出一股文静。按道理,参加歌咏队的人都应该是性格爽朗、感情外露的人,可她偏偏很矜持,平日里几乎听不到她的说话声,更奇怪的是,即使她要说话,也只对她的一位女同学说,那是她的一位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她最初给我的印象就是一朵含羞的花朵。
越是这样,我越是想接近她。于是我经常以讨论歌咏队的事情为由,找她讲话,开始她和我讲话感到很紧张,但次数多了,她就习惯了,起码她敢看着我和我说话,但彼此间还一直停留在讨论工作的状态上,有时工作讨论完了,两人就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即使这样,她也都不会主动说话。
爱戴姑娘是家里的独女,父母十分疼爱她
爱戴的祖籍是福建福清县,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上面只有一个哥哥,比起我那个有11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她家算是少子女的家庭,很多人都很羡慕她——因为在印尼,多子女的华人家庭占绝大多数,而少子女的家庭却很少很少,因此很多人因家庭兄弟姐妹多的人特别羡慕那些少子女的家庭,觉得兄弟姐妹太多,家庭的温暖就少了。
的确如此,平日里,爱戴的父亲在“巴刹”(市场)上卖东西,母亲在家里操持家务,虽然家境不是很富裕,但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特别呵护她,对她百依百顺。尽管如此,认识爱戴的人都说她是一个乖乖女,并不是像有的独生女孩那样骄横。到了上学的时候,她除了到学校,就只有在家里,如果不是参加了歌咏队,她可能很难再到其他的地方了。
虽然同是华侨,但由于祖籍不同,生活习性还有所不同,据说,祖籍福建的人都要将大儿子送回家乡,以此来表达对祖籍地的崇敬,所以爱戴还有一个大哥,这个大哥很早的时候就被送回福清,留在那儿当作“根”来看待[FS:PAGE]。
爱戴与这位大哥属于“同父异母”的关系,爱戴自己的母亲出生在印尼,有着中国和印尼的血统,她的美丽也许就来自这种两国的结合,其性格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