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海外精彩 > 海归专栏

过于求“新” 招聘高管“海归”优势不再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18

    2008年7月8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消息,今年将为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招聘16名高级管理人才。其中,总经理职位3个,副总经理、副院长职位10个,总会计师职位3个。

  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国有大型企业的人事任免制度也发生了本质的转变。面对世界、公开招聘中央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今年已经进入第6年。

  中央企业通常指国务院国资委监督管理的企业。截至目前,中国共有中央企业149家。在军工、电信、石油、建筑、贸易、烟草、黄金等行业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历年的报名者中,都不乏海归的身影。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海归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对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了解更加全面,在市场国际化的今天必能带领企业走上一条国际化的道路。他们认为选择海归担任央企要职是明智之选。

  而事实上,经过几年人才选拔经验的积累,不少专家对选择海归担任央企高层管理人员显得十分慎重。追求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过于求“新”也会产生不“融”。在以往的公开招聘中,曾经出现过“偏爱”海归的倾向,甚至出现为了任用海归而替换本土管理人员的例子。

  从往年央企招聘的报名人数中看,海归占有不小的比例。2007年国务院国资委面向海内外为央企公开招聘22名高级经营管理者,报名总人数达1603人。其中,16.5%的人具有一年以上的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专家李宪铎表示,虽然海归能为国有企业带来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以及具备很多专业的素养,但发挥的作用可能有限。

  海归不被看好的原因之一就是“空投”。李宪铎表示,海归虽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但海归长时间生活在国外,习惯于海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对本土企业的认知和熟悉程度都存在缺陷。李宪铎指出,在国有企业里做一位优秀的企业领导,除了学识水平、个人能力这些必备的要素之外,对国内政策、市场及单位情况的熟悉,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个央企高管对中央精神的理解程度、对各种政策的预见,尤其是对企业有较大影响的货币政策的预见能力,都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李宪铎的建议是:“即使招聘海归,我也建议要那些在国内已经有数年工作经验的老海归,直接空投,效果未必尽如人意。”(吕星)


  

上一篇: 访谈:“海归”回国创业要盯住三个重点
下一篇:中国五类特殊毕业生规划留学

出国留学程序

1:出国留学申请
留学资格 申请指导
资料准备 留学贷款
出国留学签证
签证新闻 签证介绍
护照办理 签证申请资料
签证Q&A 面试技巧
2:出国书信写作
留学申请信 个人简历
申诉信 读书计划
推荐信 证明材料
联络与催询书信
3:出国行前准备
公证认证 体检
换汇 行李
出入境 乘机

出国留学指南 版权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声明和抄袭侵权 网站地图

河南省新乡市向阳路2号 电话:03733515338

Copyright (C) 2009 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证 04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