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海外精彩 > 海归专栏

新老海归领跑改革创新潮:“爱中国就回国创业!”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18

  从2001年起每年迎来各领域精英人士前往休假的北戴河,今夏迎来的60位尊贵客人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海归。这充分显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国对于华夏儿女每一分创新能力的珍视和呵护。

  32万海归:改革创新的“尖刀连”

  “海归”作为一个群体的出现,与中国改革开放密不可分。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作出扩大增派出国留学人员的指示后,中国留学史掀开了新的一页。30年来,121万中国学子负笈求学遍布100多个国家。这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留学潮”,为中国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支持。施正荣、邓中翰、李彦宏、陈和生……约32万留学青年怀报国之志,负学识技术,毅然回到祖国创业,成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

  现年45岁的施正荣是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仅仅5年时间,他便完成了从科学家到中国首富的完美转身。1988年,留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施正荣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成为世界上攻克“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难题的第一人。

  2001年,持有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的施正荣,毅然放弃在澳大利亚的优厚待遇,回国创业。临行前,他对自己的岳父说:“让太阳能进入千家万户,是功德无量的事。而在已经改革开放的祖国,我的作用会更大。”2006年,施正荣被《福布斯》评定为中国巨富头号人物,2007年10月被《时代》杂志评选为45位“世界英雄”之一。

  像施正荣这样带着高新技术和发明专利回国创业的海归还有很多。

  邓中翰,“中国芯”的开创者,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9年回国创业。在这位少帅带领下,目前中星微公司已有专利上千项,产品销售超过上亿美元,百分之百打入国际PC主要品牌,并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星微至今没有一起知识产权纠纷,树立了中国技术创新在国际上的良好声誉。

  李彦宏,中国最大的搜索网站百度公司创始人。1999年,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8年的李彦宏带着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毅然回国创业。2005年8月5日,李彦宏创建的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挂牌,股价飙升逾3倍,收盘价达到122美元,一度成为美国股价最高的中国上市公司,也成为美国有史以来上市当天收益最多的10只股票之一。

  “过去30年当中,公派留学培养了一大批在高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中国最急需的骨干人员,他们不仅带回了国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更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国际化的视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方茂田评价说。

  大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在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当中,有72%是海归;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当中,66.67%是海归;81%的中科院院士、54%的工程院院士是海归;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岗校长中,80%是海归;全国高校博士生导师中,2/3是海归。

  新海归“放下身段”为梦想砥砺青春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留学生大多是经过严格挑选后公费派出。1985年,国家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出国热在全国迅速升温。“以前的留学,更多的是公派留学、精英留学;今天则变成了全民留学、大众留学,人们有选择地自主留学。”教育专家徐小平说。

  和前辈们相比,如今的小“海归”们涉及的专业领域更广、思维更活跃、个性更鲜明,当然,他们面临的竞争和压力也更大。与老海归相比,他们更能放下精英身段,为梦想打拼的道路走得更加实际。

  “要想取得成功,你必须做好各方面准备,海归也不例外。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是从最底层的工作开始的。”新海归孔超先后试水汇丰、奔驰等跨国公司后,最终选择在法国一家体育用品公司开始自己的事业。2001年,20岁的孔超远渡重洋到澳大利亚的约克大学[FS:PAGE]念工商管理专业,2007年学成回国,发现国内就业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孔超对半月谈记者表示,好在自己在国外读书时,边打工边学习,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我的梦想是最终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体育品牌。”虽然现在还只是部门经理,但孔超对未来充满自信。

  从美国学成归来的王洪伟8年前回国创业,目前已是一家大型国企的高级管理人员,经常参加各种海归聚会。他发现,跟他同一批出去的所谓老海归们在国内的事业都干得挺不错。他认为,一个优秀的海归是不会让自己成为“海待”的。

  透过新老海归发展变化的表象,不难发现,海归们对创业的激情并未减退,在各领域引领中国创新热潮的作用始终如一。特别是在互联网产业方面,海归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体现,一大批海归将国外的商业模式带回中国,复制了一系列成功的公司。唐越、梁建章和沈南鹏模仿国外已经成熟的机票、酒店预订网站回国后各自开创了e龙和携程网,而邵亦波更是将ebay搬到了中国,创建了易趣。

  归国创业:产业转型时期祖国的召唤

  改革开放30年后,步入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对创新能力的渴求日益迫切,“知本”的稀缺性、重要性远超过“资本”。

  

上一篇: 大连创业园:\海归\回国创新创业的沃土
下一篇:优惠政策助推 五年三千“海归”博士扎根哈尔滨

出国留学程序

1:出国留学申请
留学资格 申请指导
资料准备 留学贷款
出国留学签证
签证新闻 签证介绍
护照办理 签证申请资料
签证Q&A 面试技巧
2:出国书信写作
留学申请信 个人简历
申诉信 读书计划
推荐信 证明材料
联络与催询书信
3:出国行前准备
公证认证 体检
换汇 行李
出入境 乘机

出国留学指南 版权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声明和抄袭侵权 网站地图

河南省新乡市向阳路2号 电话:03733515338

Copyright (C) 2009 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证 04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