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海外精彩 > 海归专栏

几位留法音乐人的介绍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25

周小燕,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周小燕国际歌剧中心艺术总监。

  1935年入上海国立音专,师从俄籍教授苏石林学习声乐。1938年留学法国,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1945年在巴黎国立大歌剧院以清唱剧形式演唱了俄籍作曲家齐尔品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唱词为法文的歌剧《蚌壳》,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中国之莺”。


  翌年起,先后应邀赴伦敦、卢森堡、瑞士、柏林等地举办独唱音乐会。1947年5月赴捷克参加第一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汇演,其间,在齐尔品钢琴伴奏下所演唱的《神女》、《红豆词》等中国歌曲,深得各国听众好评,因而接连应邀去捷克其他多个城市和波兰华沙演出。1947年返回祖国,并任教于母校。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任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副院长、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上世纪50、60年代曾去前苏联、东欧、印度、缅甸、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1977—1978年赴德国考察乐教育,1978年出任首次访美的中国艺术团副团长。


  为振兴和发展中国歌剧事业,培养歌剧演员、加强国际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于1988年创办周小燕歌剧中心并任艺术总监,歌剧中心先后上演了《弄臣》、《骗婚记》、《乡村骑士》、《茶花女》、《唐.帕斯夸勒》和中国歌剧《原野》等多部中外歌剧名作。


  2000——2002年,在她主持下在上海先后连续举办了三届国际歌剧大师班,邀请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琼.道尔门等十多位专家执教,促进了中西音乐文化交流。
   
  几十年来,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声乐人才;他们在国内外歌剧舞台崭露头角,并在国内外各项声乐大赛中频频夺冠。


  鉴于在声乐艺术和声乐教学上的杰出贡献,近年来,周小燕先生先后荣获中国音乐家协会颁发的中国音乐艺术最高荣誉奖——金钟奖,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国家军官勋章,上海市政府授予的2002年文学艺术特殊贡献和2003年全市教育功臣奖。


  陈其钢   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罗忠溶先生。1983年以全优成绩获学士学位毕业。同年以优异成绩考取教育部出国研究生,次年赴法国深造。


  1984年至1988年,获当代音乐大师梅西安(O.Messiaen)赏识,破例纳为关门入室弟子。同时经大师建议,先后亲炙Malec.Ballif.Jolas等巴黎高等音乐学院名师。连续四年获得法国政府奖学金,并以"优秀"成绩相继取得巴黎大学(Sorbonne)硕士学位和巴黎音乐师范学院高级作曲文凭。


  1986 获法国第二届国际单簧管节作曲国际比赛第一名。1987 受法国国家广播公司委托创作《梦之旅》, 1988 获德国达姆施塔特第三十四届夏季国际音乐节"奖学金奖"。获意大利第二十七届Triest国际交响乐作品国际比赛特别奖。受法国国家广播公司委托创作大型管弦乐作品《源》。1989 获布朗热国际音乐基金会奖金。


  1990 受法国文化部, 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文化工程委托创作萨克斯与室内乐协奏曲《火影》。受荷兰新乐团委托创作《水调歌头》1991 荣获法国音乐版权组织(SACEM)颁发的HerveDugardin年度 奖。(每年授予一位四十岁以下的作曲家)应法国文化部委托创作长笛协奏曲《一线光明》。1992 在Saint-Remy-de-Provence管风琴作品国际比赛获特别奖。第二次荣获布朗热国际音乐基金会金。法国文化部,法国国家广播公司和法国音乐版权组织联合出版 "陈其钢作品专辑"CD,列入"法国当代音乐"唱片系列。1993 应法国现代音乐研究所(IRCAM)委托创作《孤独者的梦》。应美国-法国联合音乐基金会邀请在La Napoule古堡生活创作。荣获 "梅狄西斯庄园--墙外奖" (历史上的罗马奖)


  1993-1997 四次应邀出任台湾国际作曲研习营教授1994 任"入野国际作曲比赛"评委。应德国室内爱乐乐团(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e)之约,创作双簧管协奏曲《道情》。1995 担任法国国家广播公司现代音乐顾问。应法国文化部委托创作民乐室内乐《三笑》。1996 受荷兰新乐团委托创作古琴协奏曲。应聘中国音乐学院作曲客座教授。担任里昂(Lyon)现代音乐节艺术顾问。受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委托,为马友友创作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1997 应邀担任法国Avignon第二十一届Centre Acanthes国际作曲 研习营教授,担任第21界Avignon国际作曲夏令营(欧洲最著名的作曲夏令营之一)作曲教授。1998 应邀出任贝藏松第九届国际作曲大赛评委会主席。 1999 应法国国家广播公司委托,创作管弦乐组曲《五行》应中央芭蕾舞团之约,为张艺谋导演的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创作音乐,并于2001年5月2-4日在北京举行全球首演。


  2000 任巴黎音乐城艺术顾问。国际梅湘(梅西安)钢琴比赛特别设立陈其钢作品演奏奖。获国际作曲领域享有盛名的库谢维茨基音乐基金会 (KOUSSEVITZKY MUSIC FOUNDATION) )委托,为大型交响乐团和民族室内乐团创作双乐队协奏曲《蝶恋花》。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委托创作二胡协奏曲《逝去的时光》荷兰文化部,荷兰现代艺术博物馆,荷兰政府电影基金会联合出资的:陈其钢的"水调歌头"艺术片开始拍摄。 2001 获巴黎市政府2000年大奖作品《五行》进入BBC国际作曲"大师奖"总决赛.2001获国际著名作曲基金会(KOUSSEVITZKY MUSIC FOUNDATION)委托,创作民乐室内乐与大型管弦乐队协奏曲。


  2002 首次在北京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作品《五行》、《逝去的时光》(二胡版)、《蝶恋花》在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出2002 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2003 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EMI/VIRGIN唱片公司在全球发行其CD专辑《蝶恋花》,该片被世界权威杂志《留声机》评为4月全球十佳唱片。2004 应聘为斯特拉斯堡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法国音乐历史上第一位非法国人获此殊荣。


  在今年的奥运会上的开幕式中的《you and ME》也是该作曲家所创。


  杨通八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43年11月2日出生于四川重庆。自幼受兄长影响酷爱音乐。1959年起先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师从作曲家罗忠鎔、赵行道、张肖虎等学习作曲。1973-79年在广西自治区歌舞团从事音乐创作。1979年入天津音乐学院在许勇三教授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1981年以题为《论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和声》的论文通过答辩获硕士学位。1982年回母校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86-88年曾公派赴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音乐与音响协调研究所”(IRCAM)研究现代音乐,同时在国立巴黎高等音乐学院进修学习,1994年再次赴法考察音乐教育。在中国音乐学院工作期间历任音乐教育系主任、成人教育部主任、作曲系主任、学院副院长等职,2003年离任后专事教学工作。承担过国家“九五”重点科研项目《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子课题《多声部音乐基础》、《中德比较音乐教育研究》、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和声分析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重点教材项目《和声初级教程》等科研工作。理论著述多见于作曲技术理论领域,发表有《德彪西的艺术思想》、《巴托克“钢琴即兴曲”之和声研究》、《艺术探索家斯特拉文斯基》、《调式半音体系与和声的现代民族风格》、《和声理论与实践的历史透视》、《实践中选择、实践中创新——中国新乐理的发展历程》等学术论文多篇,编著《初级和声教程》、《和声分析教程》,参与编写《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等。目前主教和声课程。


  宋思衡    1981年生于中国上海,3岁开始接受钢琴启蒙教育。1991年考入中国上海音乐学院。2002年留学法国,在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跟随马里安·里比茨基教授学习钢琴。2003年学院评审委员会经全票通过,授予他“最高演奏家文凭”。


  尤洋   5岁开始,师从武汉音乐学院谢玫爱教授学习钢琴。9岁在“珠江杯国青少年钢琴比赛”中,获得少儿组第一名。13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张晋教授。经过六年的刻苦学习,1999 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继续跟随杨鸣教授深造。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全国各地的演出。并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2003 年,考入法国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学院建于1919年, 位于巴黎市。欧洲许多音乐大师在校任教, 中国著名音乐艺术家冼星海、陈其刚、刘霖、杨通八等都曾经在该学院毕业或进修 )。师从法国著名钢琴家Marian RYBICKI (曾是第一届北京国际钢琴比赛评委),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就读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期间,尤洋以评委一致通过的优异成绩获得高级演奏家文凭(硕士学位)。是当年该校唯一获得此文凭的中国人。留法期间,曾多次被邀请在法国各地举办个人钢琴音乐会。在2005年摩洛哥举办的国际音乐大赛中获得金奖。 并获得唯一的一个奖学金名额,也是唯一一位中国人。2006年学成回国,留校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黎耘    六岁开始在其父亲、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的指导下学习钢琴,1982年她以优异成绩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研究生班获得硕士学位,1985年获阿尔贝鲁赛尔奖学金赴法国学习,师从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著名钢琴家蕾莉亚·古素、马里安·里彼斯基。1987年和1988年连续两年以比赛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了高级演奏家及高级音乐会演奏家文凭,1989年荣获第21届布尔格·玛达姆音乐节国际钢琴比赛大奖。


  龚晓婷  青年作曲家。经过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本科、研究生各阶段的学习深造,1995年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2002年考取中国政府奖学金,作为访问学者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学习。2001年破格晋升为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作曲系复调教研室主任。现为硕士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


  创作有声乐器乐作品多部,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作品曾经在海内外多次获奖。主要如:


  1994美国第三届国际中国器乐作曲比赛;1995中国钢琴作品国际比赛;2001台湾“世界征曲比赛”;。。。。。其中在1999年“北京市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优秀文艺作品征集评选”中获音乐类“第一名”;钢琴套曲《淡彩五帧》于2002年获得了中国音乐的最高奖——“金钟奖”。


  2005年在“新世纪杯”全国艺术歌曲比赛中获奖。


  曾出版有《圆与缘——龚晓婷作品精选》和《夜是·水中云——抒情钢琴新音乐》两张CD专辑及两部个人钢琴曲集。


  2004年5月在法国巴黎成功举行了钢琴作品音乐会。


  作为活跃于乐坛的青年作曲家,其作品曾多次在北京、上海、香港、台湾、首尔、纽约等地音乐节上演,还参与国家一些重要音乐会的创作。如:《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中华乐府画廊》等。


  龚晓婷也常参加国际性学术活动,如1998年赴台湾参加了“国际华裔青年作曲家研讨会”;1999年赴香港中文大学访问交流。。。。


  龚晓婷的音乐富含丰厚的文化底蕴,被专家誉为:“‘新而不怪,美而不俗’的新的现代中国音乐的风格。” 别具一格的特色,清新淡雅的品位受到广泛的瞩目。海内外传媒多次将她的作品向世界各地的听众予以介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欧洲时报》、《中国时代》、《中国之翼》、、《国际音乐交流》等都相继对她进行过专访。2006年获得第十届霍英东基金会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倪一珍 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教师,长笛演奏家,中国爱乐乐团长笛首席,硕士。200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并继续在本校深造高等室内乐课程。同时,她还在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深造,2003年获得演奏家最高文凭。曾获得巴黎Alto长笛青年才华大奖赛高等组第二名;巴黎U.F.A.M.国际音乐比赛室内乐第一名;意大利Valentino Bucchi二十世纪长笛、短笛国际比赛第二名(第一名空缺)等。2004年,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上海音乐出版社录制长笛独奏CD唱片3张。2007年又录制了第三张个人长笛独奏唱片<<金笛>>。


  江 晨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5岁学琴, 198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 1992年,她以各科“全优”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并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先后获得钢琴、室内乐、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硕士。1998年在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获得钢琴博士。


  学习期间她先后师从郑曙星、杨晏如、王建中、巴斯卡尔.德瓦用、多米尼克.梅尔莱等中外著名钢琴教授。


  江晨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多次获奖:
        7岁获上海首届少年儿童钢琴比赛第一名;
        1990年获日本园田高弘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
        1994年获法国圣.农.拉波戴舍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
        1997年获第十六届埃皮纳尔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
        2002年获“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最高奖——优秀表演奖;


  江晨11岁时与著名指挥家黄贻钧及上海交响乐团成功演出了阿隆.阿甫夏洛摩夫的《“中国主题与节奏”钢琴协奏曲》,并灌制了唱片与音带。与她合作演出过的乐团还有:瑞士国家交响乐团、法国METZ交响乐团、法国Montbeliard交响乐团、波兰国家室内乐团、上海青年交响乐团、上海广播交响乐团等等。


  2000年10月,江晨出版发行了唱片专辑《王建中钢琴作品集》。2000年9月至2001年9月,她在国内16个省市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巡回演出。2001年9月回国,在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并任钢琴专业教研室主任。2003年被评为副教授。2004年2月推出个人钢琴演奏专辑双碟《中国意境、法国印象》。


  苏 彬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63年5月出生于上海,1975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1980年以优异成绩直升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谭露茜、李铭强教授。1984年毕业后在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何汉心教授。1988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苏彬副教授曾多次与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乐团、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出钢琴协奏曲。工作期间受教于钢琴系郑曙星教授,同时在作曲指挥系随黄晓同教授进修指挥专业。


  1993年获得法国国家奖学金赴巴黎留学,曾在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攻读钢琴教学法专业以及在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校攻读钢琴演奏,师从ANDRE GOROG,其间在欧洲诸多国家、美国以及中美洲举办过多场个人音乐会,并于1996—1998年在法国MARY  LE  ROI音乐学院教授钢琴。


  1998年归国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期间,曾随上海市政府申博代表团赴巴黎演出,获得上海市政府嘉奖;受美国怀俄明大学邀请赴美进行讲学、演出访问;在全国多个城市举行个人音乐会以及教学活动;他用先进的钢琴教学理念培养出的学生曾多次在国内外钢琴比赛中获奖。

澳际编辑


上一篇: 我将如何或得澳洲打工机会
下一篇:海归就业最热门的专业有哪些


出国留学程序

1:出国留学申请
留学资格 申请指导
资料准备 留学贷款
出国留学签证
签证新闻 签证介绍
护照办理 签证申请资料
签证Q&A 面试技巧
2:出国书信写作
留学申请信 个人简历
申诉信 读书计划
推荐信 证明材料
联络与催询书信
3:出国行前准备
公证认证 体检
换汇 行李
出入境 乘机

出国留学网 版权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声明和抄袭侵权 网站地图

Copyright (C) 2009 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证 04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