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报到是全球家长的共性
Catherine,高中留学地:英国
在语言学校学习两个多月后,我搬往即将度过两年生活的高中。我的高中学校看上去感觉像个艺术品,小而精巧,老师也挺和善,于是我放心地卸下行李。老师告诉我:“这三天只有外国留学生,先去报到吧。”
来到礼堂,人山人海。我心想,这下被中介骗了,当初听说:这个学校在全英排名靠前,非常不容易进,所以留学生很少。我才申请来读书的,没想到……
我正郁闷着,只听一位老师说:“学生站在一边,亲属站在一边。”一阵骚乱后,抬头一看:我的天呀!赶情大部分是亲属,学生才二十几个。心里乐了,看来没白花钱,可能还真是个好学校。
这时候老师跑到我身边,问我叫什么,从哪儿来的,家长呢?我一一回答了她的所有问题,她无比惊讶地说:“你一个人从中国来的呀!”原来,送孩子到学校读书并不只是中国家长的特点,而是全世界的共同特点,我一个人报到居然被人“另眼相看”了。
本来应该自豪的,可是随着老师对我的赞扬和家长投来的羡慕眼光,我的鼻子竟然有点酸,心想我爸妈干嘛不跟我一起来啊!
上课听不懂可以“拍案而起”
米娜,高中留学地:加拿大
到加拿大上高中,首先要过语言关。学校里学英语的大环境很好,只要你愿意放下架子满脸堆笑,也能和他们打成一团。我就和一个黑人姑娘很要好,自发形成互助组,她看中我的数学底子,作为回报,她负责为我的英语作业改错。
中国同学习惯上课时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不懂的画上记号回家去搞懂。但加拿大的同学不是这样的,有次上课时,一道题老师讲到一半,被一个男孩打断了,他是直截了当地站起来说:“我不懂。”好,老师翻回去重新讲。还没讲完呢,那同学又站起来了:“我不懂。”老师又重新来一遍。最后竟然是这个孩子忍无可忍地站起来说:“为什么你讲的东西我听不懂?”我坐在一旁,唯有佩服。
我喜欢的那几个老师都是从其他国家移民来加拿大的,他们工作敬业,批改作业认真,课堂上安排得紧凑有序,非常理解我们这些留学生的处境。相反,本地老师显得安逸些,课堂上也松散和随便,有位男老师在星期一的课上就哑着嗓子说:“我星期天去滑雪了,大家过得也都不错吧?来,我们聊天好吧,最近有什么新闻啊?”
出国才知自己数学好
Jeff,高中留学地:美国
在国内英语不错的我,直接进入了新泽西州斯考克斯镇的普通公立高中,就读10年级。这所学校不大,高中和初中部加起来总共1000多名学生。但学校设施齐全,管理良好。刚进学校,指导老师就要求我选择课程。完全没有经历的我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了生物、体育、经济基础和英语基础强化四门课程,作为上半学期的课程。
我很快融入了这个大群体,开始结交新朋友、开始和大家一起在周末看电影。遇到不懂的词汇,就积极地问身边的美国朋友;菜单上不明白的食材,有时候要花上10分钟请教服务员。美国人大都非常乐于助人,不会因为你耽搁他们几分钟而恼火。
突破语言障碍后,我在国内打下的坚实数学基础开始展现出来。在几次全州的数学联赛中,都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
美国高中很重视体育教育,我在高中三年级和四年级时加入了学校网球队和足球队,并在网球队中晋级州立复赛。美国人认为学习和运动是不能分开的,运动可以提高人[FS:PAGE]的体质和毅力,使学习达到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