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当面对自然灾害时
就连我这个外国人也在这里参加过无数次防灾救助训练,包括在学校、公司、社区、电车、医院等等。8年前我也取得了市民救助士资格,我的名片夹里除了要求我们外国人出门必带的外国人登录证外,我还装著这个救助士资格卡。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用过一次,但它可以给我身边的人带来一份安全与安心,也给自己带来一点自信。
今天在查找有关消防资料时发现了消防厅的防灾、危急管理网络专科大学网页。这个网页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免费阅览。里面分别有针对幼儿园小学生、一般读者、地方公务员、义务消防团员、专业消防职员的课程,并附有英文版,可惜目前还没有中文版。大家可知道目前在东京都登录的居民人口中100个人就有1个人是中国国籍(还不包括取得日本国籍的、没有正式登录的、通勤的、出差的、旅游的等等)。
13年前的阪神大地震,受灾情况惨重。但是在震后神户市内建起了巨大的“人与防灾未来中心”,由两大设施组成。一个是“人的未来馆”,介绍上注明:用于体验和发现与生命尊严共生之美的设施。一个是“防灾未来馆”,介绍上注明:是用于将阪神淡路大震灾的经验与教训传继予后人,为减少国内外的灾害作贡献的设施。
设施里面活跃着分别能讲各种语言的义务工作者。他们不光是翻译解说,他们一天天、一次次语重心长,不厌其烦地把他们用生命、鲜血、亲人、财产换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来到这里参观的每年超过50万人次的来自日本国内及世界各地的人们。
今年元旦带儿子回国时,爸爸、妈妈带我们去参观了北京市海淀区公共安全馆。这个设施建得相当不错,可惜那天不是学校参观日,没有学生也没有几个一般参观客人,也还感觉不到上述义务工作者的那种发自肺腑地要传达给你的热情。不过常说百年树人,培养一代敢于善于面对自然灾害的人们也绝非一日之功。但我们必须做,我们一点点做,我们从自己做。元旦从中国回来后,我协助儿子在网上图文并茂、中文日文、分4次对北京市海淀区公共安全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前往利用,也希望外界知道我们在开始行动。
最近几个星期,一直陪同从中国来访的各位在日本国内出差。上星期六我们一行从福冈来到了神户,第二天星期天,好不容易的一个休日。她们有的要去京都,有的要去姬路,当然还想品尝美食,也想逛街购物。我给大家建议,出发前我们最好先去看看神户的“人与防灾未来中心”。
她们去了,我也去了,尽管我已经来过这里多次。她们参观后出来说“震撼!”“这些人没有白死!”。我也是这样认为,我希望四川大地震中牺牲的各位也不能白死。
上一篇:不只为拿学位 留学伦敦读预科逐梦想
下一篇:博文天地:樟宜新渡轮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