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恒强不仅为学生讲了准晶故事,更让学生体会到可续饿的严谨和崇高
[责任编辑]: 刘静静 |
2011年10月19日下午,光彪楼多功能厅观众爆满、掌声雷鸣。在同学们高涨的热情中,励志讲坛迎来了一位睿智的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学家叶恒强。在这里,叶院士不仅为同学们讲述了准晶故事,更让同学们在与大师的心灵交流中,体会到了科学的严谨与崇高。 回顾在准晶领域孜孜不倦兀兀以求的这四十年,叶院士深有感慨。有人说,科学是美的渊源,而在叶院士眼中,准晶的美可以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他说:“准晶看起来是非常美丽的,准晶的花朵已经盛开多年。”他甚至引用了艺术家的平面设计和伊斯兰古建筑来展现“平移对称”这一概念创造的美感。这种对科学、对自然发自内心的挚爱,令所有在场的同学为之感动和深思。 而更让人肃然起敬的,则是叶院士在学术方面的严谨态度和卓越成就。叶院士从准晶概念的提出、准晶的结构性能及应用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为大家全面诠释了“准晶”这一尚不为大多数同学所熟知的概念。同时,从晶体概念的提出,传统的晶体学定律遭到质疑,再到“准晶”这一概念的创立和发展,叶院士为大家清晰地展现了一条某个科学理论从雏形直至最终得到应用所历经的轨迹。“对于权威的科学家,我们并不要盲目的跟随,在一定的条件、问题上我们应该要创新”,身为一位科学家,叶院士深知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质疑和创新的重要性。他鼓励有志于投身科研的同学要有自己坚持的方向,“冲击科学前沿永远不要迟疑”。 在观众提问环节,叶院士道出了自己对科学研究成果与诺贝尔奖关系的看法。叶院士指出:“如果人是为诺贝尔而工作的话,那是非常危险的。”他认为科学家要有良好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搞好研究,“把心静下来做好实事”。作为一名勤心耕耘、身体力行的教育家,叶院士也对年轻的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鼓励同学们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坚持方向、拓展视野,勇敢地面对和克服学术之路上的种种挫折和困难。 讲座的最后,叶院士欣然为交大同学题词:“开创新篇在后生”。一句话,寄托着长者对年轻人的希望,一席谈,展现着学者对科研的赤诚。叶院士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位同学。 叶恒强院士是我国固体原子像最早的研究者之一,在材料化学的多个领域都有建树,对层状晶体的长周期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为我国在准晶实验严谨领域居于国际前列做出了巨大贡献,并荣获1987年国际自然科学家一等奖。此次来访交大,他将受聘为材料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上一篇: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燃料电池发表于《电源杂志》,美国科技媒体也专门介绍了该项成果
下一篇:顾建刚先生和南加州大学工程学院的校长和我校校长举行了卓有成效的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