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19日晚在大连理工大学圆满落幕
材料学院学子喜获第十二届“挑战杯”特等奖[图] |
[责任编辑]: snew |
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19日晚在大连理工大学圆满落幕。我校材料学院臧浠凝以《利用结构可控的蛾翅鳞片制备微型光子器件的研究》项目一举夺得本届“挑战杯”能源化工组特等奖。 该项目由材料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实验室张荻教授与顾佳俊副教授担任指导老师,经过第三届上海市创新实验计划与第三届上海交大创新实验计划孵化而成。期间项目完善,评审得到了学院领导与院团委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更得到了校团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臧浠凝同学对化学兴趣浓厚,利用课外时间参与“遗态”材料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她发现天然光子晶体材料虽然具有亚微米精细结构,但无法人为调控其结构和性能,故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受日常生活中海参吸水膨胀现象启发,臧浠凝独立寻找解决方法,突破性地将智能凝胶与蛾翅鳞片光子晶体结合,利用智能凝胶对外加电场、pH值响应等特性,国际上率先实现对光子晶体结构以及光学性能的人为调控。该项目已发表SCI学术论文四篇(总影响因子27.2,其中一篇第一作者,三篇第二作者),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并有一篇第一作者的文章正在修改中。 此次获奖更是我校材料学院学生科创项目的历史性突破,是材料学院近年来大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锻炼的集中体现。据悉,材料学院创新实验立项数量一直在全校范围名列前茅,学生参与面广。学院并于08年成立了“创新人才工作坊”,由学院教学副院长领衔,学生培养办公室负责日常运营与管理,面向学院创新实验计划参加学生,由学院教育指导委员会进行指导。学院审时度势,于今年申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由院领导、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共同负责,提供了强大的软硬件条件,面向创新实践计划参与学生,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着力打造材料学院学子科创品牌。 |
上一篇:来自软件学院的学生勇夺“挑战杯”特等奖
下一篇:第五届中德大学校长会议主题是:“协心同力,共赴使命——大学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