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美国:PS和套磁 你知道多少?
这些成绩要说服招生委员会,申请人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和英文水平,能进行科学研究。这些成绩在申请中并不是孤立的,如果申请人有比较优秀的GPA, G, T 成绩, 未必能被录取。只能说比较合格。但同时,这些成绩中如果有一项有疑问,比如GPA 只有70/100,或者G 只考了1700分,就会引起招生委员会对申请人科研能力的疑问。就应该在PS中进行解释,消除这种疑问。比如:某个学期成绩不好,是因为突然对某个科研问题产生了兴趣,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发表了两篇论文,结果把成绩耽误了。
二、PS和套磁
一个好的PS,应该建立在对所申请的学校和教授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一个PS,最好只适用于一个学校。总的思路是:我的研究兴趣正好和你们系的某个方向一致。但是,怎么样让美国人相信这一点呢?
充分的事实和细节在美国人的眼里是最有说服力的。而这些细节必须建立在对你所申请的方向,教授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仔细的浏览所申请的系的网站和感兴趣的教授,通常会掌握大量的信息。教授最近发表的文章通常说明他(她)最新的研究兴趣是什么,目前正在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根据这些信息来选择的说明自己以前做过什么,而自己以前做过的正好和目前教授做的比较吻合,这就是一片很好的PS了。而读本科的同学可以集中在阐述自己的兴趣和目前教授做的比较一致。这些信息写的越详细,PS就越与众不同,说服力也就越强。
很多有关申请的参考资料都说PS要新颖,独特。我觉得这并不意味着要找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巧妙的构思。只要用平实的语言加上大量的细节分析,写出自己的科研经历,或者研究兴趣,和所申请的系的某些方向和教授相一致,就是一片独特的PS。
和教授陶瓷有三个作用:如果教授很欣赏申请人,就一锤定音了;所得到的信息可以写到PS里去;和教授有联系的事实可以写到PS里去。
陶瓷”指:和教授建立的学术上的联系。陶瓷当然可以在申请临近时,用撒大网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名校的教授通常不管用,他们会说:我不负责招生,你先被录取了在来找我把。比较难申请的学校经常给人造成的印象是大多数教授不影响招生,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假象。我有一次碰上一个被一个很有名的计算机学院录取的学生,当然他本身很优秀,是哥伦比亚本科毕业又留校工作的。但据他说,他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认识了这个学院的一个教授并保持联系,他估计他的录取中这个教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如果在平常就和教授建立学术联系,可能会有以外的收获的。比如利用开国际会议的机会。如果有同学打算2年以后再申请,就从现在开始和一些教授建立联系,可以从讨论问题,索要资料开始。这样申请时有可能被教授直接点名,就相当于绕过了招生委员会程序,或者至少可以在PS里面说:“我申请你们学校的理由并不仅仅由于你们的声望,而是我长期跟踪你们的研究,读你们发表的文章,和你们的教授长期讨论,从而发现你们的研究正好附和我的兴趣…。” 相信这样的句子一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上一篇:尽管美国签证政策放开,但是学生们还是应当提高警惕
下一篇:看2011年GMAT成绩不再是入读哪些硕士课程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