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学生姓名: *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
联系电话: *
 
 
 
 
 

各国高校学费猛蹿成全球之痛 二

并非所有学生都对上涨的学费感到不满。一位在美国“常青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的男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随着物价上涨,学费负担加到学生头上很自然。他觉得,学费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对美国私立学校而言,校友的捐助少了;对公立学校而言,政府的补助也少了,所以大学必须通过涨学费来维持运行。

  对学费猛涨持“无所谓”态度的人毕竟是少数,应对大学学费上涨已成了各国社会和政府的一个难题。美国一些州专门成立委员会,对学费上涨过快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全日本学生自治联合会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不断向政府请愿,要求扩大政府奖学金比例,降低减免学费条件,对私立大学增加财政补助等。就引发民众抗议的大学学费议题,韩国总统李明博6月27日与最大在野党民主党党首进行会晤,双方同意降低大学学费,但就学费降多少、怎么降等具体问题仍有分歧。韩国的例子说明,各国都知道学费上涨的原因,但真要让它降下来还是“说的多,做的少”。

  “富人游戏”引发社会不公

  猛蹿的学费带来的不仅是家庭和学生的压力,更让人担心引发新的社会不公。日本《周刊文春》2010年曾评论说,如果在高等教育方面让社会“超负荷”,会严重打击日本顶尖人才的培养能力,日本是依赖精英教育而立国的国家,但是过高的学费和覆盖不足的奖学金救助会使得教育最终成为“富人游戏”,培养出一群特权意识强烈但能力平庸的人。日本教育问题专家小林优子认为,高学费会破坏日本人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高等教育大门逐渐向弱势群体关闭。

  伦敦大学学院的学生萨姆·钱德勒担心,学费上涨从根本意义上影响了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将它从一个有社会价值的事业转变为一项唯利是图的产业。同时,学费上涨还引发了社会不公等问题。英国公共政策研究所去年10月的一份报告说,学费大涨后,学生只能挑负担得起的课程,像口腔医学这样的“贵族专业”让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只好放弃。英格兰利兹城市大学学生会主席利亚姆·查理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今后的学生不再为兴趣而读书,而是为学费性价比而读书,这一步会让很多人的一生误入歧途。”

  最近两年,学费贵、就业难让“读书无用论”开始在中国一些乡镇抬头。新加坡《海峡时报》27日报道说,中国寒门学子上大学难度增加,进入一流高校的贫困地区学生越来越少,引发人们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社会阶层流动性减慢的担忧。文章举例说,农村生源占北京大学学生总数的比例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1/3减少为这几年的10%。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27日表示,如有学生因经济困难辍学,那是学校的耻辱。

负债累累形成恶性循环

  美国女记者艾提娅·安东尼8月23日在《赫芬顿邮报》撰文说:“美国的学生债务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全美国的信用卡债务总额。今年美国学生的贷款债务有可能过1万亿美元。”从2000年起,美国学生贷款额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与此同时,学生因选择学费较高的大学以及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导致拖欠就学贷款的现象也逐年增多。学生资助网站“finaid”的创始人马克·坎特罗维茨说:“教育未偿债务的增长就像煮龙虾,学生债务的增加缓慢但持续不断,当你意识到水正在沸腾时,你已经被煮熟了。”

  英国学生同样是“负债累累”。英国Push网是一个专门向新生提供入学建议的网站。该网站最近对全英139所大学的20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去年入学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将面临2.3万英镑的债务,而今年入学的新生3年后的债务将再多出1500英镑。

  高学费已对韩国大学生和社会诚信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韩国金融监督院8月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中,没有及时归还贷款的“信用不良者”猛增,从2007年到2010年分别为3785人、1.02万人、2.2万人和2.6万人。在韩国,一旦被贴上“信用不良”的标签,很多企业就会拒绝招录他们,也就是说,部分学生因学费高而向银行贷款维持学业,但最终又因还不上贷款而沦为“信用不良者”影响到就业,形成了恶性循环。

  智利从8月25日开始出现大罢工和示威。参与示威的青年认为,国家应把从铜矿出口带来的收益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减免大学学费。美国《迈阿密先驱报》分析说,智利大多数学生付不起学费是该国以自由市场为导向的教育体制失败的征兆,“许多毕业生发现根本无力还清高达三四万美元的就学贷款,在感觉经济上被窒息后纷纷走上街头抗议”。

上一篇:
下一篇:

 

校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金沙路280号(上海科技学院国际交流中心)

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全国统一咨询)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科技学院国际交流中心 上海科技学院国际留学预科 上海科技学院留学预科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