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洋高考现象也好,中国的适龄儿童教育模式选择也好,我认为应当由孩子自己作主,家长正确引导,学校辅导选择,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决定自己的未来,成为国际性复合型人才。
我想对于家长来说,对SAT正确的认识,要看孩子适不适合。从我们现在招生来看,还都是比较优秀的孩子在选择SAT考试。如果你要读完了高中到国外出国,除了SAT之外,你可以选择其他的。SAT可能有机会去拿奖学金,但是这种机会的比例很小,不过雅思、托福的机会比它更小、更渺茫。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更早地把孩子送到学SAT的学校,这种人数的增长每年都在翻倍。
在国内完成学业,让孩子有一个成熟度后再出国
我比较赞同因材施教的说法,孩子还是要评估各方面的能力。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孩子跟我们前几年出国的目的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十年前出国都是为了光宗耀祖,回来以后找一个金饭豌,或者为了回来后能给家里带来帮助。而现在的出国学习,兴趣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加上各方面的家庭条件又都很好。这个时候家长应该特别关注一下孩子,今后职业在哪方面有特长。
当然要特别注意,现在考SAT的孩子们年龄比较小,世界观没有形成。出国这个槛很容易,但是出国之后面临着很多的困难,我有一些很好的朋友,包括我的侄女在初二的时候就出国了,回来也给他们家带来很大的压力,当时就是因为看到她们班同学出国了,她也想要出去。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国内学完学业以后,有一个成熟度再出国,对于家庭、对于自己是更负责任的。也不乏有一些孩子比较优秀,这时候家长可以引导他,看适合搞研究类的,还是搞金融类的,甚至是搞IT理论性、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通过这些应该能够判断出孩子是进三年的国际高中还是到培训班进行补习。
我看到很多初二、初三的学生来补习,我自己感觉还是有点不太舒服的。那些孩子那么小,他们压力那么大,关键是更多的时候他很盲目,我妈给我交了钱了,我就来了。所以,家长还是要更多的看孩子自己的喜好,能够通过跟更优秀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有提高。
中国传统教育还是很有必要,利用假期突击洋高考就足够
在中国,很多优秀的学生,不满足于申请国外普通的学校,他们参与了美国、英国学生进行的考试。学习IB课程、Alevel课程。这些课程也是中国目前少数比较富裕的家庭,更早地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去接受中学、甚至是小学的基础培训教育。但多数中国学生走出去并没有采取这样的路,因为对他们来讲,洋高考并不困难,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让他们掌握美国中学生所需要的词汇量也并不是天方夜谭,申请到国外名牌大学也不是什么问题。
我儿子小学初中高中都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教育,就我观察来看,对他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收获也很多。SAT的考试他准备了两年时间,这两年时间他只利用假期的时间进行复习,托福用一个假期,SAT用了一个假期,最后他考得了美国一流大学所需要的成绩,并且是里面的佼佼者,也得到了奖学金。所以,洋高考并不难,在接受正常国内教育的同时,只要孩子们愿意,用很短的时间复习、培训就可以考取很好的国外学校。
如果孩子入读国际学校,可能需要放弃国内课程
两类机构的差别在于一种形式上的差别。学生如果入读国际学校,那可能要放弃在国内的高中课程。作为培训机构说,用的是学生的业余时间,让孩子们利用假期来完成的课程。国际学校把SAT、ACT作为他教学中的一个部分来教授。我们这种机构是利用业余时间来集中授课,让他在短期内完成。所以SAT的课程在环球雅思和新东方来说,有的上五个月,有的上几个月,不会太长,不会上几年。
我们之间的互补,因为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会更加有效,会请一些更加有经验的老师在短期之内完成。因为中国的学生非常认可考试方法,会有一定的套路。
考上国外的某所大学也未必能拿到该学校的文凭
中国的基础教育,数理化分科分得早。在人文科这一块,国际学校高中有经济管理、哲学、历史,中国的高中课没有这些。家长在未来的方向上,如果想让孩子未来在人文科学这一块有更多的发展,要从小培养,不是突击搞一个考试得到一个高分成绩就能解决。
不管是中国高考还是洋高考,他只是学生人生道路中的一个关口,尤其洋高考,不是说参加了SAT考试就一劳永逸,进入保险箱了,中国家庭都有一个惯性思维,参加完高考以后,进入中国的大学,基本上不出太大的问题,就能拿到一个文凭。但洋高考通过某一种考试进入到美国的大学、英国的大学等,不是说学生进去了就能拿到这个大学的文凭。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美国大学一科不及格一封警告信就来了,两科不及格,就要转到别的大学去了。孩子具不具备完全适应这个大学、这个专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才是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本文章关键词:美国留学预科,留学预科班英国留学预科,北京大学留学预科,清华大学留学预科,清华学术桥,人民大学留学预科,22留学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