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很多申请的同学会问我没有自己的观点,怎么办?对!你说到点子上了,我去年这个时候也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所以,你要多看书,最好看经济学/金融学相关的评论,不要杂,只要精,如前几年信息经济大行其道之时,很多人都看,几乎每个人都懂得“信息不对称”这个名词,,可实际上去研究起来,去解析整个GAME的模型却很难很难,,所以国外教授一眼就可以看出你的水平来。个人认为,在查阅经济学/金融学相关理论时一定要多看书(至少不该下于三本吧),经济学门派林立,有时不同的教授持有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最经典就是Samuelson和那个哈椰克的,虽然观点相对立,却分享了同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只有在经济学领域会出这等怪事了)。看的书多了,自然就会有自己的看法,选的书不要太难,不需要有太多的模型,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将来怎么做研究或做哪一块的研究。
另外,在写那个个人自传式的PS时(我相信写这类PS的人还是占大多数的)不要什么大大小小的事都扯进来,要把你最PROUD最NB或对你影响最大的事情写进来。我总结一般写自传式的PS的方向大概集中在这几点:
1、成绩很好,多次获奖
2、经过某些事情,发现喜欢经济学/金融学,表达浓厚的兴趣,此后努力学习,然后回到(1)
3、数学很好,对学习经济学/金融学很有帮助(此类一般为数学、物理系转过来申请经济/金融的)
4、有研究经历并发过PAPER的
1)没有什么好讲的了,每个人都会说的。2)有点像编故事,但要编的好听也一样,2001年就有一个英语系的编的故事申请到PHD的全奖的,他的故事是小时病了进医院,发现中国太穷了,然后。。。。(这个故事很没水准,但他后来谈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那一段把Trade和Finance的区别和联系谈的很好、很透彻,很闪光),3)类情况当然就是强调自己的数学功底和对经济研究的兴趣了,4)就比较有利一些,毕竟有PAPER,可以展开来吹了。如我去年自己是这样吹的:
Among all the research work I have complished so far, I am very proud of the one "The Possibility of Universal Banking in China", published in Finance & Technology (May 2002), a famous Chinese financial journal. This paper, in response to those who advocate the universal banking mode like Germany, points out the unreality of adopting the mode in current China due to the differ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big entry barrier, and immature financial regulations. With the theory support of Walter (1994) and Kruger (2001), I organize my discussion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may caused by the universal banking, like risk accumulation and transfer, oligopoly, and conflict of interest. And I also explain how they will occur under current economy circumstance. At last I give my self-prediction of the trend of future Chinese financial system.
其中,发过PAPER的又分国内和国际的,显然国际级的人牛出一个档次,要是有些什么SCI之类的就直接报TOP 20 PHD吧,FELLOWSHIP不保证但RA应该没有问题。国内的又分核心的和口水级的,但对申请是没什么影响的,因为老外不知道国内的研究水平。像些“财经问题研究”、“财经科学”翻译成英文都很好听,所以有实力和精力的同学就多往这类期刊上发吧。另外,第一作者是很要比第二作者重要的多的,所以自己有实力的同学不要跟在老师屁股后面,结果做了主要贡献还只能当个第二作者,还成全了人家,最不爽了。
本文章关键词:留美,美申,申请,请材,材料,料细,细节,节攻,攻略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