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份名为《2010年留学意向调查》的报告显示,国内初二到高二阶段的“低龄”学生已经成为继本科生和高三毕业生之后的第三大留学群体,占留学总人数的15%以上,而这一数字在2008年之前还仅在10%以内徘徊。异国的冷漠和文化隔膜让这些敏感的孩子们需要承受许多额外的心理压力,如果找不到出口释放,则会造成更大的隐患。
10月7日,第十六届TABS“美国私立中学”亚洲巡展在浦东香格里拉饭店开始了第一站,接下来,这四十多所美国的高中还将去到北京、台湾进行招生选拔。
这场说明会吸引了近千名家长和学生现场咨询,整个酒店大厅挤得水泄不通,甚至有家长带着还在读小学两年级的女儿前来咨询。
一份名为《2010年留学意向调查》的报告显示,国内初二到高二阶段的“低龄”学生已经成为继本科生和高三毕业生之后的第三大留学群体,占留学总人数的15%以上,而这一数字在2008年之前还仅在10%以内徘徊。
而另外一方面,根据《纽约时报》报道,在金融危机下,美国国内经济不景气,甚至影响公立高中招生。面对新生招不足的情况,学区负责人开始尝试新办法,比如招收中国学生。缅因州一个名叫米利诺基特小镇就已经开始行动,这所名叫斯特恩斯的高中将招收中国学生列为下一年发展的主要“战略”,作为挽救学校的方法。
一方面是国内巨大的需求群体,另一方面是外国高中迫切希望的“经济效益”。在中介、父母和学校的多重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孩子远赴重洋,开始至少五年的留学之路。这期间,这些小留学生们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一个小留学生的自白
17岁那年,我独自一人来到温哥华
2005 年,17岁的乔小南拖着行李箱从上海跑到温哥华读高中,下了飞机不由自主地做了个拥抱世界的姿势。当时的他心心念念着,终于可以摆脱应试教育的“魔爪”,呼吸温哥华自由的空气。2010年,读大三的乔小南回到上海实习,背着高中留一级,大学留一级的“污点记录”。“要是不留学,我大概永远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个大男孩这样开始讲述他的留学故事。
起念 爸妈严厉打击
“我在高二的时候有了想出国的念头,爸妈一开始坚决反对,严厉打击。”
乔小南还记得最初父母强烈的反对以及自己的“斗争”。爸妈反对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觉得儿子想出国是因为惧怕高三压力,想要走捷径。“别人不都好好在那里准备高三高考吗?干吗就你特殊?”乔爸最初几乎为儿子的放弃而发飙了,“高中出国的都是考不上大学走投无路的,你别给老子丢人现眼。”
面对几乎狂怒的老爸,乔小南摆出了三大理由:
第一,我在国内就读的学校是包含中预至高三的,从初三结束便出现了出国潮。我们的班级到了高二结束,出国的几乎占到了一半,出国留学已经是一种趋势了。
第二,成绩上默默无闻以及对于数理化没有足够热情的我,虽说进入高等院校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做凡事凭借兴趣的小孩子来说,如果进入的不是自己热爱的专业,那我真的不敢想象大学这四年我该如何度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教育制度的好奇,真的好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就是这三大理由,最终说服了父母,同意他放弃国内的学业,奔赴温哥华。现在回忆起来,乔小南自己也说不清当时到底是什么心态,“我数学不好,所以压根儿没想过要高考,高中读的是上外附中,就想着可以保送进上外。”他说当时有想过要是父母执意不同意,那就乖乖在上海拼高三。
初到 8门课7只红灯
接下来几个月过得火烧火燎,终于踏上了加拿大的土地。还没来得及好好呼吸,就开始了一连串让人窒息的打击。“一下飞机,当时帮我办出国的人突然通知我说第二天有个语言考试。我在住的地方,箱子都没打开,通宵准备了一夜。第二天带着疲惫的身躯和还没调整过来的时差跑去考试了。”没有车,只能公交加步行,走进考场,看着满眼的老外,乔小南一下子觉得窒息。第一个问题是“二月的英语怎么说”,他把十二个月的说法全都回忆了一遍,就是记不得这个简单的 February。于是第一次考试就挂了。
一周后,乔小南知道了自己在读的这所高中,当初被介绍人吹得奇牛无比,出过什么诺贝尔奖得主的学校,居然是整个温哥华排名倒数第一的高中。“当时觉得被人扼住了喉咙抽耳光,一年花二十万跑到加拿大,就读这么个破学校。”那天乔小南第一次蒙在被子里哭,“我一下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
于是他开始频繁逃课,被homestay的香港房东当做是迷失少年,冷眼相加。“在他们眼里我大概就是那种不学无术的‘富二代’,跑到国外来镀一层金,然后回去爸妈全都给安排好的那种。其实不是这样的,但我不知道怎么解释。”
于是第一个学期,乔小南的八门课里除了体育,其他全亮了红灯。到现在他还记得这七门课的名字:两门语言课,English,Marketing,SocialStudies,Physics,planning(是一门计划大学之后出路的课)。“到了那一刻,我才重新开始认识到国外的教育其实一点儿也不比国内的轻松,只是方式方法不一样罢了。共同点就是,国内、国外其实都是注重成绩的;而国外的先进之处则在于,其崇尚的是在兴趣范围之内,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但必须要把自己喜爱的做到最好。无论如何,在读书上想蒙混过关,压根也是不可能的。”
幸亏有爸爸在加拿大的朋友帮忙打点,四个月之后,乔小南摆脱了这所让自己窒息的学校,转学到了另外一所高中。也因为第一个学期成绩太差,他体验了人生的第一次留级。“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感谢那个叔叔,不辞辛苦,会为了一份材料半夜开一个小时的车到我这里来取。”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出国留学 留学澳洲,出国留学,出国留学 留学动态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