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孩子执意出国逼父母卖房”的新闻受到关注,也引起了网友对“投资留学”的热烈讨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发展及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许多人都把出国留学当作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中国留学人数急剧增加。
名校文凭的含金量、对孩子视野的良好塑造,以及未来发展的诱人前景,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对留学动了心。同时,近年来留学的开放化、留学流程的系统化、留学信息的专业化等原因,都掀起了中产及以上家庭这一共同选择的浪潮。中国留学人数急剧上升,规模空前。从曾经的精英教育到现在的大众化教育,从曾经的公派生到现在的自费大军,从曾经的成人游戏到现在的“儿童剧”,留学已成为一场全民的投资狂欢。
你会为孩子出国卖房吗?
近日,一则“孩子执意出国逼父母卖房”的新闻受到关注,也引起了网友对“投资留学”的热烈讨论。
韩明是咸阳市某重点高中高三学生,今年秋季开学以来,他的成绩下降到了全班倒数几名,他提出让父母卖房供他出国留学,他说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一时冲动。“在新加坡读完大学后,我会申请国外更好的大学攻读硕士,我的理想是硕士毕业后进入西门子工作。我不是为了贪图享乐,我就是想让自己未来的天地能更广阔一些,这有什么错?”
在网易对“是否支持卖房留学”的调查中,支持者和反对者势均力敌。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发展及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许多人都把出国留学当作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中国留学人数急剧增加。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2012年出国留学人数预计可超过40万,其中,90%以上属自费。专家预测,中国的留学热将保持逐年增长的势头,不会在短期内降温。
平民PK贵族的胜利
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末,中国一年只有几千人出国留学,而且大部分是公费留学生,通常为知识精英和财富精英,紧密伴随的关键词是“公派”、“科研人才读博”以及“隐形贵族”,这些人不是其自身优秀,就是其家庭富裕,有能力支付出国费用。如今,留学逐渐从精英教育演变成大众化教育,最典型的体现是自费留学的规模日益扩大和工薪阶层留学人数的增加。自2009年开始,自费留学比例就不曾低于90%,且仍在逐年上涨。
自费留学中的工薪家庭比例日益增加。从出国留学普查数据来看,2009年下半年,前几年出国并且已回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中,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只占2%,而在2010年赴海外留学的学生中,普通工薪家庭的比例激增为34%,出国留学越来越平民化。
只有47人的高考
随着留学热潮不断发烧,留学生群体也被裹挟着向低龄化趋势发展。在中国每年增长20%的留学大军里,势头最猛的要数每年激增70%以上的赴美国读本科的人群了。
在10年前,全国知道怎样申请去美国读本科的学生集中在一线城市的不超过20所重点中学里。10年后的今天,预计共有20万中国高中生即将在2012年11~12月向美国上千所大学递交申请书。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微博]把申请美国大学作为高考之外的“第二条路”,并把留学预备花费列为整个家庭理财的重要规划。
留学已经在一、二线城市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里,与高考、自主招生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在2012年高考,更是出现了上海某重点高中应届生参加高考人数仅47人的奇闻。
在10月份北京的一场留学教育巡展会场,不仅有家长在咨询关于自己正读初二的孩子留学美国高中的事宜,更有稚气未脱的高中生游移在各家高校展台前的情形。
海外游学也因此在一、二线城市形成“气候”,一到寒暑假,大批中小学生被中介送出国去,参观、了解海外名校,提前为留学做准备。家长们唯恐自己晚了一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移民[微博],也经常是这些低龄化留学生的家长,在这条路上的终点。
从北、上、广到县城
最初的留学人群主要来自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还比较少见,后来逐渐向东北三省、西安、四川、湖南等地区快速扩散,到现在几乎已经覆盖全国所有主要城市,并越来越开始朝着县级城市发展。
要学问,更要名和利
是什么样的动机,让如此多的人跻身留学大潮?
国民收入水平增加,人们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出国留学变得越来越容易;更多的人不再需要奖学金,自己也可以上得起学;自费留学在专业、留学目的地的选择方面,具有更多的主动性 ....。。这一切,都让留学这个原本遥不可及的梦想,变得触手可摸。人们寄希望于通过这种 “贵族 ”方式,改变自己的 “平凡 ”人生。
留学大军中,一种人是单纯地想出国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理念,他们有各学校的尖子生,有被父母寄予厚望、不希望被国内僵化的教育体制所累的孩子,更主要的是“富二代”。出于财富传承的需要,大部分中国富豪,都选择了将孩子送到国外名校,学成后回来“接班”。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与胡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中拥有海外资产的已经达到1/3,子女教育是其海外投资的最主要目的,一半的高净值人群因为子女教育而进行海外投资。
还有一种留学生,移民才是其终极目标,留学只是跳板。他们希望毕业后能留在国外工作,取得 “绿卡 ”,实现曲线移民。
而一人成功办理移民,全家(直系亲属)都可以获得永久居留权。移民成功之后,多数移民国家,如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的教育资源相当丰厚,从幼儿园至硕士甚至博士院校都要比国内有更好的选择机会,1~12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小学到高中)均免费。以留学生身份和绿卡身份上学、申请世界知名大学,他们毕业后的发展前景、福利待遇情况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镀金”是人数最多也最常见的留学动机,这类人希望依靠国外大学文凭的含金量,及国人的“崇洋媚外”心理,能在毕业回国后更有“钱途”。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问题,出国留学成了很多人规避风险的一条出路。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后两种都是投机行为,风险很高。
美国西东大学北京办事处主人刘品海:
1. 留学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个目的,对留学要有一个现实的预期,留学关注的是长期,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从草根到精英的捷径。
2. 留学和投资一样,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投资不应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而且要知道投资是有风险的,留学生中至少有一半是不成功的。
TIPS
美国的商学院[微博],可分为三类,第一种是重理论型的(沃顿商学院、哈佛商学院);第二种是重实践型的(哥伦比亚商学院);第三种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斯坦福商学院)。商学院对自己学员未来发展的清晰定位及这种差异化竞争会令其竞争力更强。比如哈佛商学院重在培养大型企业管理人才,因此课程设置重视传统的经营管理培训;斯坦福商学院则重在培养科技等新领域内的小企业家。
美国的商学院里,优秀的科研力量也会同时从事教学,而不是更多的行政职务,商学院也直接从企业招聘成功的企业家来授课。正因为有这种积极的互动与分享,几个诺贝尔奖得主都出自商学院,各家商学院对自己的学员录取也很严格,沃顿商学院的录取率只有44%。
算算账 留学要花多少钱
出国留学对那些初次接触的家长来说,真可谓是一门复杂的生意,家长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既有对孩子未来的投注,也有对资产配置的考虑,甚或是,有着移民他乡的步步为营。但不论是怀揣着什么样的动机,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就意味着,你要理清这个复杂的账本,打好自己的算盘。
出国留学费用常年位列留学家庭关心话题排行榜的前列。留学教育投资对于高收入家庭来说,就像是他们曾经做过的很多其他平常的投资项目一样,费用从来不在考虑范畴之内。但是对于那些中等收入的家庭来说,要想实现留学梦,家里的经济状况不说伤筋动骨,至少也得“扒层皮”。
以2012年的消费水平计算,在国内接受4年高等教育的平均学费为3.6万元人民币,不到美国4年制私立大学的1/50。因此,孩子选择出国留学与否,除了前途上的考虑,更是重要的“钱途”问题。我们来算一算,留学到底需要多少钱?
不死也要扒你一层皮
小莫父母都是大学教师,家庭年收入约10万元人民币。凭借在上海市重点高中的优秀成绩和出彩的个人履历,小莫成功申请到美国杜克大学的学习资格。
杜克大学一年的学费有4万美元,4年共约100万元人民币,小莫拿到奖学金减免后,父母仍需承担50万元。这对常年保持约10万元存款的小莫家来说,依然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家庭财产证明,小莫的爸爸向爷爷奶奶和其他亲属借了一部分钱,并用自己在市区的房产去银行办了抵押贷款。小莫的父母对于小莫留学的前景充满希望,他们相信这几年的辛苦和省吃俭用,一定可以给小莫一个美好的未来。如果进入跨国公司或者金融界,那么50万元的学费支出很快就可以收回。何况,用他们的算法,小莫已经用自己的出色成绩,帮他们“赚”了50万元的学费出来,这是一笔很好的投资。
赴美留学所需的资金主要分为申请费用和入学费用。每个学生的申请数量一般在10所高校左右,以此数量为例,申请直接相关费用的预算一般在3万~6万元人民币,如果考虑使用中介和VIP英语培训服务,则总计费用在10万~20万元人民币不等,并且需要从学生高二开始逐渐备齐。按照美国目前的本科申请流程来看,留学的准备工作最晚在高二就必须启动。
入学阶段的费用,根据学校的情况不同和获得奖学金的数额不同有所减免。以普通私立大学为例,第一年的学习费用在4万~5万美元,并预计有每年5%~10%的增长。
申请费用,是美国的3倍
单从申请出国所必需的英语考试及其周边培训、大学申请费、材料邮寄费等,一个孩子在准备报名申请阶段需要家庭的支出就在3万~20万元人民币不等。一旦被录取,美国最好的私立大学4年学费高达150万元人民币左右(尽管部分学校有助学金),这还不包括孩子在国外的生活费、西方高昂的课本费等(表1)。因此对于大多数送孩子出国读大学的中国家庭,这都是一个影响整个家庭长期理财的重大决定,因此在孩子留学与否的问题上,还是要先打好算盘。

对于在高中时期就打算出去的学生来说,留学生源通常只出现在一小部分中国高中学校,去年有135个重点生源学校包揽了美国大学中接近70%的中国入学新生。比较中美两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的成本之后,我们大概也能够体谅中国父母和学生的不易。不仅申请前期的准备费用高出美国申请者很多,在读的中国高中生还要疲于应付高考和各种语言考试的夹击。
根据收费标准(表2),若不找商业中介,中国申请者的平均费用是4182美元,而相同的程序,美国申请者只需花费1437美元,这意味着一个中国家庭送一个孩子去美国上大学的费用,相当于一个美国家庭送三个孩子去上大学的费用。

去国外参加SAT考试所花的费用是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因为中国内地为数不多的SAT考试中心并不对内地学生开放;造成费用不同的其他原因还有ETS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对本国和外国学生不同的收费政策。如果申请者选择使用一些商业中介服务,那么预计总成本将上升至大约14182美元。
除了高昂的费用,中国申请者还需克服其他美国申请者不会遇见的障碍,这些困难有些是明的,有些则是隐形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单、推荐信、申请短文、时间、精力等,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会让中国学生感到中美申请者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有些是因为语言文化,有些则是客观条件所限。
美国大学的申请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使得每一个中国学生都在准备高考和准备美国大学申请之间面临着选择,而前者每天需花费14个小时。有些人选择同时兼顾这两者,但有些人选择完全放弃他们的高考相关课程,不再参加国内的任何考试,并且长时间地缺席高中课程。
虽然申请美国大学在中国很流行,但对中国绝大多数申请者来说,申请过程中所花的金钱和精力远远不够“经济”。高中的支持不足和美国考[微博]试机构的帮助不够是申请困难的两大主要原因。如果申请的过程能够简化,那么潜在的申请人数还会上升,但这还需要不同参与者之间足够的沟通和合作。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