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在线]德国由于公立大学实行免费教育、教学质量过硬等原因,而成为国内自费留学市场上新的热门之地。据德国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03年在德国高校注册的中国学生为20141人,比2002年增加了42%。从今年的情况看,德国留学政策的波动较大,在收费制度、学位设置、打工政策等方面均有所变化。那么,对打算赴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这些变化将带来哪些影响?
变化之一:出现收费趋势
公立大学免费教育曾是德国在全球教育市场上的一大竞争优势,但最近几年,在德国政府大幅削减“皇粮”的背景下,一些德国高校为减少财政赤字而开始征收学费。目前北威州等地区的多特蒙德、科隆等大城市的高校都已实行收费制度,德国规模最大的10所大学中也有4所不再提供免费教育。
分析: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各个州、各个大学都有很强的独立性,因此,全面实施高校收费制度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此外,从已收费学校的情况来看,收费是有针对性的,只有那些学习时间超过7年常规期限及在德国攻读第二个学位的学生,需要自己“买单”。从目前的情况看,能对得上号的中国学生并不多。即使是满足收费条件,目前的收费标准并不高,北威州为每学期650欧元;其他一些地区则更低,一般都在每学期300~650欧元。
变化之二:引进国际课程
德国高等教育的学制在全球教育市场上一直是较为独特的,但最近几年,为适应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德国开始进行学制改革,引进国际课程和学位已成为德国高校热衷的“时髦游戏”。据了解,德国高校的国际课程用英语、德语授课,学业结束后颁发国际认可的学位,即学士、硕士和博士。
分析:德国高等教育独特的学制,给国内学生申请学校、互认学历、转换学分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此次德国政府实施学制改革,虽然可能对德国的特色教育带来一定影响,但对中国学生获得国际通用的文凭来说,却未尝不是件好事。而且,过去在德国完成高等教育需要很长时间,而新的国际课程将大大缩短学习时间。当然,国际课程由于是新事物,教学质量可能不如传统课程那么稳定,而且在学费上也有所不同,一般为每年5000~1万欧元。
变化之三:统一审核口子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到德国学习。德国高校现有12%的学生是外国学生,预计10年后至少要达到20%。由于外国申请者急剧增多,仅审核材料一个步骤就令德国大学非常头疼。因此,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议日前通过了一项名为《重新设置留学生录取程序》的议案,自2004/2005冬季学期起,外国留学生的申请材料将由全国性的“中央服务部”统一处理。据悉,“中央服务部”的主要职能包括检验申请者的材料是否完整及是否符合录取要求,对申请者的挑选和录取仍由各高校自行决定。
分析:对德国高校来说,外国学生人数骤增,虽有利于形成国际化教育氛围,但也带来申请材料认证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如韩国学生的成绩单难以看懂;中国学生毕业院校的优劣难以辨认;留学生提供假文凭事件屡屡发生等。因此,德国高校决定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对申请材料进行把关。对综合素质良好的申请者来说,这一变化对其留学申请影响不大,但对想蒙混过关的人来说,恐怕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变化之四:新设“德福”考试
从去年开始,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德国学术考试开发协会在中国合作开展“德福”考试。该考试是基于大学生活环境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新型语言水平考试,按3至5级区分语言能力,5级为最高级,听说读写四部分测试均达到5级者,其语言能力可适应德国所有大学课程的学习。
分析:“德福”考试虽是“新面孔”,但其证书被德国所有大学认可,与DSH考试相比,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而且,“德福”考试在中国设有考点,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便利,而且有助于改变以往先出国再考试的盲目状况。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学生如想通过“德福”考试,德语学习时间最好不低于1000学时。
变化之五:收紧学历政策
过去,德国对外国学生入学学历的政策较为宽松,但从去年开始,德国政府教育部门调整留学政策,不再承认中国的成人教育学历,同时中国电大、高自考、夜大、职业教育等学历也都在不被承认之列。今年1月,德国再次调整政策,规定中国三年制大专生只有毕业后才具备申请资格,而两年制大专的学历则不被承认。
分析:据了解,德国政府调整入学学历方面的政策,主要是因为德国高校普遍反映,持成人教育学历及专科学历的中国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为确保进入德国大学的外国学生的总体质量,所以德国政府才收紧学历政策。这也就意味着,今后国内持成人教育学历者留学德国将是“此路不通”。
变化之六:放宽打工政策
德国虽然允许外国留学生打工,但此方面的规定一直较为严格,经注册在读的外国留学生每年只可利用假期打工3个月。从2002年开始,德国的留学生打工政策有所松动,变通为每天打工在4小时以下的学生,每年可打工180个半天,比以前足足多出了一倍。从今年的情况看,德国政府在留学生打工政策方面将继续保持这种宽松的态度。
分析:对于靠打工支持学业的中国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利好消息”。但打工的前提条件是德语过硬,至少能满足基本交流的需要。对最近几年热衷于出国的低龄留学生来说,集中在中国学生较多的学校而缺乏必要的锻炼机会,因此语言能力较弱,也就失去了打工的竞争优势。
来源:人才市场报
本文章关键词:如何,何应,应变,变德,德留,留学,学政,政策,策六,六大,大变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