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生活费中断,学生们心急如焚
34名原告中国就学生入学前,都曾在该组合要求下,分别将一笔巨款交给了这个组合保管。该组合要求学生入学前预付巨款的理由是:学校向入管局申请在留资格时,这笔钱可以证明学生对学费和生活费的支付能力,组合还可以用这些钱来保证学生们有房住。此外,组合在每月20日还会从这些钱中向学生们支付7万日元的生活费。
但从去年11月开始,这个组合就不再支付生活费了。学生们在生活费无着的情况下忧心如焚,在今年2月1日委托吉田雄策律师向组合发出律师信,要求组合在收信后7日内,支付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的生活费,如不予支付,学生们将与该组合解除预托金契约,并要求实时返还全部预托金额。但是10天过去了,对方杳无音信。34名中国就学生只好把组合告上了法庭,据吉田雄策律师称,至今仍无人对他们的诉状给予响应。
这34名中国就学生中,最多在这个组合中预托资金有343.2万日元,最少的也有62万日元。2月1日,原设在福冈日本语中心内的“九州岛地区日本语教育设施协同组合”搬迁到金鹰国际外语学院。2月16日,34名中国就学生向福冈地方裁判所提起诉讼后,由福冈日本语中心的教职员工及其亲朋好友共分4次拿出250万日元,合计1000万日元,先垫付了该协同组合从去年11月至今4个月来未对就学生支付的生活费。
目前位于金鹰国际外语学院事务所的“九州岛地区日本语教育设施协同组合”有关人员向本报透露,目前,该协同组合由金鹰国际外语学院、日本文化外语学院、福冈YMCA日本语科、FILA日本语学校、飞鸟日本美容文化专门学校、久留米学院日本语学科6所学校组成。从去年12月开始,这6所学校里约400名外国人就学生的预托金已由各学校垫付。该协同组合已于2月28日,向福冈警方刑事告发了岩崎隆次郎。目前仅这6所学校垫付的就学生3个月预托金,就已经超过1亿多日元。福冈日本语中心将于3月底关闭,提出上诉的34名中国人就学生中,有27人于3月底毕业,而另外7人则无法继续就学。3月3日,该协同组合向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表示,保证所有中国人就学生按时毕业,对尚未毕业的7名“福冈日本语中心”中国人就学生,会安排到该协同组合内的其它学校继续就学,被挪用的委托保管费将先由各所学校各自垫付。
根据日本当地媒体报道,该组合在2月22日召开临时总会。事务局报告了岩崎非法挪用的内部调查结果,正式免除岩崎的代表理事职务,重新选举飞鸟日本美容文化专门学校田中理事长为新代表理事。
根据调查结果,岩崎从1999年3月到2004年10月的约5年间,擅自将学生预托资金投到一家自己任董事长的投资公司。他通过这个公司,给自己经营的日语学校、数家民间企业等持续贷款、投资。挪用金额总额约达6.45亿日元。听说此事,就学生们忧心如焚,他们纷纷表示:如果这笔钱无处去讨,我们在日本的生活将怎样继续下去?
“九州模式”本来就是“炼金术”
早在1999年初,《中文导报》就开始对所谓的“九州岛模式”进行了采访、报道,并明确认为这是一种不可取的“苦肉计”。
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构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当时,这家组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入管方面对就学生,特别是中国就学生的审查非常严格,采取这种方式,可以向入管清楚提示学生在日学习和生活的资金来源,比较容易取得签证。”
他们还说:推出就学生“先交钱、后入学”管理方式后,就学生人数从1995年的61人增加到1998年的202人。本报在当时的报道中指出:据说这种“九州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退学――回国”这样的恶性循环,在就学期间可以减少非法滞在现象,同时也确保了日本语学校方面经营的安定,对就学者和经营者都有一定好处。但是对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来说,预先交纳如上昂贵费用,无疑是一个沉重负担。这种“九州岛方式”是以亚洲各国发生深刻的经济危机,经济日渐衰退,日本政府不断强化入国管理,造成来日就学生锐减,日本语学校难以生存为背景的。1996年,日本政府修改入管难民法,废除了就学生的保证人制度,希望就学生人数增加。但根据文部省统计,1992年就学生高峰期时,来日就学生共约36000人;在1997年,下降到13000人,减少了约三分之二。伴随着就学生锐减,日本语学校也从1991年的约460所下降到1997年的270所。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为了防止就学生来日后从事非法就劳,要求来日就学生在申请之初便提出能支付一年在日生活和学习费用的银行存款证明,而且是以不承认在日打工收入作为前提的“支付能力证明”。这对货币不断贬值的亚洲诸国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难以承担的重荷。
有人提出质疑:“九州岛模式”难道不是只从富家子弟中招收就学生吗?这家组合当时的理事长岩崎指出日本语学校经营难的同时也表示:在竞争时代,只能采取这种做法,至于招收在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学生,那是今后的课题。本报记者当时曾电话采访这家组合,问他们在提供便宜住房和健全奖学金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组合的回答是:现在还只是个设想,我们现在是赤字经营,一切还没有着手。
由上面的回顾可以看出:“九州岛模式”一开始就是瞄准亚洲各国的富家子弟,在赤字经营的情况下想出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炼金术”。“九州岛模式”最终破产,说明这种只求日本语学校“死里求生”的“炼金术”从一开始就不是站在就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日本招收就学生是放大了的“九州岛模式”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日本现在招收就学生的模式,也是这种“交巨款以求自保”的“九州岛模式”的“放大版”呢?自从1996年日本废除保证人制度后,一直采用“300万日元以上存款证明”的“自保”方式。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直接导致假银行证明横行,中国留、就学生在日犯罪接踵而来。
根据日本警察厅最近调查,从2003年被检举的来日外国人犯罪者在留资格看,在被检举的全部20007人中,有正规在留资格的为9255人,非法滞在者为17052人。从有正规在留资格的犯罪者来看,定住者为1798人,留学生为1191人,就学生为1081人,研修生为514人。与10年前相比,就学生和留学生的犯罪数达3倍以上。本报记者曾在1-5月留学生交纳学费季节,对一些私立大学和语言学校的中国留、就学生的学费问题做过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新学年学费已经解决的学生为54%,尚未解决的为46%。在未解决者中,有21.7%的人等家里寄钱,有48%的人靠打工积攒,有17.4%的人通过其它办法解决,有13%的人回答“没有办法”。在回答是否有工可打这个问题时,回答“有工可打”的为25%,“无打工的”为39%,“有一点,但不够”的为34%,“其它”为2.2%。
日本《朝日新闻》3月3日发表社论指出:“日本对于希望来日留学的人,要求提出几百万日元的存款证明,用来证明其支付生活费、学费能力。这样的要求,对于日本来说也是令人困窘的吧?更何况申请人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呢?这些学生中如有怀着暂且伪造证明来到日本,然后不上学而去挣钱想法的人,也不应该为怪吧?难道不能开辟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即使没有钱,靠自己劳动,也能在日本留学的道路吗?”
现实表明,日本现行的就学生招收和管理模式,是一种放大了的“九州岛模式”(不同点是不出现非法挪用的现象)。现在,日本18岁人口逐年递减,2003年为150万人,2004年为144万人,这意味着会有多所大学因为没有生源而倒闭。日本大量接收就、留学生势在必行。在这个过程中,清除人为障碍和限制,抛弃“九州岛模式”那样瞄准发展中国家“富家子弟”,把他们当作“摇钱树”以求学校“死里求生”的幻想,建立起让留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也能学习、生存的社会环境,难道不是势在必行吗?
本文章关键词:九州,州模,模式,式破,破产,产拷,拷问,问日,日本,本留,留学,学制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