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免费留学评估表 收藏114留学网
留学首页 | 留学预科 | 留学动态 | 美国留学预科 | 英国留学预科 | 北京留学预科 | 出国必读 | 留学政策 | 留学生活 | 热门专业 | 海外精彩 | 海外名校 | 带薪实习
 
 

您现在的位置:留学114网 > > 出国留学问答

你问我答――关注留学俄罗斯活动答读者问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3

  

  你问我答――关注留学俄罗斯活动答读者问(一)

  5。来自中国的刘天等朋友想知道中国同学会对新生是否提供咨询和帮助?如何加入同学会?假如同学会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回答人:

  许磊:莫大中国同学会宣传部长

  胡凡:莫大中国同学会新生部长

  赵国亮:莫大中国同学会新生部副部长


  莫斯科大学中国同学生会是中国留学生的活动阵地,学生会是经中国驻俄使馆教育处批准成立的组织,它是联系使馆教育处和广大留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同学会创始人,现任主席王晓伟博士非常关心新生问题。由于新生初到莫斯科,在生活、学习上还不是很了解,为了减少新同学在这些棘手问题上的障碍,学生会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各方面有疑问或困难的学生。同时,中国同学会新生部会直接为新生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并进而通过莫大中国同学会全体成员为同学们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凡莫大中国留学生,承认本会章程,具有较强的集体观念,热爱组织,维护组织荣誉,并且符合下列条件,向本会提出书面申请者,均可加入本会。

  1)莫斯科大学的在读同学,以及莫斯科大学校友。

  2)会员入会必须有两名会员介绍,并经同学会主席批准。

  加入莫大中国同学会的学生在享受自己应有的权利的同时还要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会员享受以下权利:

  1)在会内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对会务及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3)参加本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4)享受本会提供的服务和优惠;

  5)本会会员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会员有下列义务:

  1)关心和积极参加本会工作;

  2)加强与海内外校友、学者的联系,促进交流和友谊。

  现在莫斯科大学中国同学会在不停地成长和发展中,我们真诚的欢迎大家加入莫斯科大学中国同学会。

  此外,在中国学生集中的宿舍区,学生们自发建立了学生论坛和局域网,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也渐渐发展成留学生互帮互助的新形式。

  6。北京的焦峰等读者说,一点不会俄语,能否前往俄罗斯留学?中国学生如何克服语言障碍?

  回答人:

  封晓帆:莫斯科大学经济系大二


  一点不会俄语,这其实是大可不必担心的问题。距不完全统计,来俄学习的学生当中70%到80%都与您存在着同样的情况,在国内有一点俄语基础当然会给赴俄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些方便。但是即使您不会俄语,经过一年至一年半的不懈努力,在正式开始自己的专业学习之前您照样能够达到合适的俄语水平。在这一年当中,您将在莫斯科大学国际教育中心接受系统,高质量的俄语教育,经过考试合格之后就可被各莫大院系录取。

  我个人觉得,第一年的预科学习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打好了一个坚实的俄语基础,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提高。千万不要以为预科学习与将来的专业关系不大,于是就放松自我,当前莫大课程基本上以俄语教学为主,可以说俄语就是您今后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因此建议大家必须以一种严谨务实的态度去对待预科学习生活的每一天。

  克服语言障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交流。身在俄罗斯,我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有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因此建议同学们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尽可能用俄语进行交流。可能刚开始还无法准确地运用俄语,但是没关系,应该想方设法为自己创造这样的交流机会,经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必定能使自己的俄语水平得到提高。

  7。青岛的铭明等朋友想了解俄罗斯的教育水平怎么样?是否严谨?

  回答人:

  王晓伟:莫大中国同学会主席


  俄罗斯是科教强国、大国,其教育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特别是高等教育发达,具有良好的传统和很高的国际声誉,国民受教育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据我国权威部门介绍,俄罗斯的理工类、医科类、艺术类、文学类等很多学科的教学水平都居世界前列,具体的强项很广泛,其中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医学、教育学、航空、航天、航海、核能利用、军工、光学精密机械等。一些专业一直领跑于世界,或与欧美共处世界一流水平。其学历在国际上评价很高,毕业生无论回国还是去欧美发展,都会受到广泛的认可和欢迎。

  原苏联时期,高等教育是教育中最引以为荣的,无论是规模、水平还是质量在世界高教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影响,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各个领域的闻名世界的著名人物。在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仅次于美、加和古巴,远超过南斯拉夫、英、日、法、德。俄罗斯是原苏联最大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同时也是一个高等教育最发达、科技实力最强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社会动荡,经济大幅滑坡、缩水,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尽管如此,苏联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打下的坚实基础并未有大的损伤。

  当前俄罗斯的教育力量依然较雄厚,基础较坚实,并且也在发展,俄罗斯现有1018所大学、学院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教授、教师14.5万人,就读学生300多万人,其中有来自世界150多个国家的近50万名外国留学生,共设置89个专业方向、400多个专业。不管是国立还是非国立院校,都要受国家教育部门的监督。俄教育部规定,教师必须通过资格考试才能上岗,由教育部颁发教育许可证,以保证教育质量。俄罗斯政府为支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几年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律、条例和优惠政策,确定了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的法律地位和国家高等教育标准,以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确保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并以法律形式规定,每年从国家财政预算中,按不低于联邦预算3%的比例对高等教育进行财政拨款,以保证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促进和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俄罗斯经济连续七年较大幅度增长,经济结构的改善,综合国力的恢复,这个大国应在科教等各个领域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俄罗斯高等教育是严谨的,特别是一些重点名牌院校,历史悠久,治学态度相当严谨,拥有自己很强的学术流派,在基础理论教学和对学生知识、技能及创造力的培养提高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宝贵经验,对比我国有其鲜明的特点和独到之处。如综合类的有250年历史拥有8位诺贝尔获得者的世界著名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在医学领域的莫斯科国立第一医学院(谢东诺夫医学院),世界排名仅次于巴黎医学院名列第二;音乐方面的柴克夫斯基音乐学院(只有在柴克夫斯基音乐大赛中得奖的音乐家,才会被承认为世界顶级音乐家);芭蕾舞方面的圣彼得堡芭蕾舞学院在世界舞蹈界独领风骚;美术方面有苏里柯夫美术学院、列宾美术学院(世界著名的四大美术学院之一);体育方面的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俄罗斯大部分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毕业于该校);还有莫斯科国立建筑学院(毕业生同时可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证书)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俄罗斯大学教学严谨的态度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更可以证明俄罗斯世界教育大国的地位。根据《中俄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的规定,中国留学生报读俄罗斯国立大学,在规定学年内完成规定课程,在中国驻俄使馆教育处注册,并每学年报送成绩单,其学历即能获得中国政府的认可。

  另外,俄罗斯高等教育也有很明显的不足之处,比如教师待遇低,并且兼职很普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积极性和教学质量;高等教育精英外流比较严重;某些学科的教材和实验设备老化陈旧,亟待更新;还有社会科学方面比较拖后等等。

  8。北京的Andrey等人来信说,常听人说,俄罗斯人不信任甚至不尊重中国人,这是普遍现象吗?俄罗斯青年人如何看待中国,如何看待中国人?

  回答人:

  杨育才:北京大学和莫斯科大学联培养博士研究生


  人总是具体的,我不赞成将某个国家或某个民族的代表抽象化甚至绝对化的态度。不信任和不尊敬外国人的个例各国都有,俄罗斯人不信任、不尊敬中国人的情况当然也有,但是远不能说普遍。如果有人认为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那么我们也可以就个中原因加以具体分析。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国内存在民族主义排外情绪,表现为部分俄罗斯人不信任甚至不尊重外国人的例子不少。但是,这种情况并非只是针对中国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代表也能感受到俄罗斯民族主义排外势力的情绪。

  由于历史原因,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曾经一度中断,片面的政治宣传导致两国人民对彼此国家和人民的认识存在某些偏见和误解。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经济原因推动了大量的中俄商贸和人员来往,相比之下,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远远落后。部分商人只考虑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缺少长远观点的做法又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由于语言不通,再加上两国之间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上的某些差异,中国人在俄罗斯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会碰到一些问题。比如,中国人在俄罗斯办事会感到手续繁琐,效率很低。这是制度和习惯上的差异,但是会给中国人造成一种在俄罗斯办事难的印象,进而怀疑俄罗斯人对中国人的态度不好。诸如此类的事情都需要通过加强交流与沟通不断改进。

  近年来,随着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深入发展,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多,普通俄罗斯人特别是年青人对中国的兴趣不断提高,学习汉语和研究中国文化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俄罗斯年青人性格开朗,思想活跃,希望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与中国人的深入交流。这是两国人民加强信任和友谊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俄罗斯有一批严肃的汉学家,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基本上是客观的,在对中国人的态度上,发展友谊始终是主流,而且他们对俄罗斯大众观念的影响不容忽视。

  信任和尊重是相互的。在俄罗斯学习和生活的中国人也存在进一步认真学习了解俄罗斯国情,并主动与俄罗斯人交往和沟通的问题,要在虚心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争取到对方的信任和尊重。

本文章关键词:你问,问我,我答,答―,――,―关,关注,注留,留学,学俄,俄罗,罗斯,斯活,活动,动答,答读,读者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


上一篇: 刚出国留学为什么要读预科?
  由于国家之间教学教程的不同,在小学、中学、大学的年级以及课程安排上都有不同。比如中国和加拿大,中国的教学是应试教育,在高中只学两年的课程,第三年全力以赴复习功课,目的是准备高考。而在加拿大是没有…

下一篇:出国留学,能否为高考分流?
   “从早上到下午,有关留学咨询的电话、来访,我接待了数十个,累得话都不想说了。”某留学中心的主管琴告诉记者,今年的留学比去年热多了,来咨询的家长,保守估计,比去年翻了一番。   在该留学中心,记者了…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114留学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114留学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114留学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114留学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出国留学工具箱
 
 
 
留学动态
 
友情链接

留学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1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6767-050 010-59792021 项目合作:13691570089

114留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67369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