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7点多,一名36岁的男子手持菜刀,在河南省光山县文殊乡陈棚村完全小学砍伤22名小学生和1名老人。10多个小时后,美国有史以来性质最恶劣的枪杀案之一发生在康涅狄格州纽敦市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造成包括枪手在内的28人死亡,其中20人为年龄在6~7岁之间的儿童。
心理健康久被忽视
在已经发生的数起枪杀案中,很多枪手都在调查中被发现精神状态不稳定,“自闭”,“社交障碍”以及“抑郁”等,但一直没有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专栏作家罗纳德·马丁在CNN上发表评论,指出美国应该“勇敢直面枪支和精神疾病问题”了,“多年以来,美国的市、县、州一直在逃避自己的责任,选择放弃帮助他们(精神病人),或者在法律欠缺的时候给他们建个新监狱”。
在讨论中,不少网友也提到,比起枪支管理来说,精神疾病显得更加可怕。
然而,社会心理问题并不仅仅是美国现象。从我国当前发生的各类案件来看,犯罪人存在精神疾病问题并不在少数。
徐俊文说,“存在严重精神疾病的人,或者经历系列性挫折的人,在某些刺激之下,会把内心的压抑与矛盾转化为攻击性行为。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自杀,自卑的人通常会指向自己;一是杀人,自负自大的人通常会把攻击性对象指向社会和其他人。”
他认为,美国枪击案件反映了家庭结构的缺陷与家庭教育的不足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对这个社会群体不够关注,没有对孩子进行充分地引导”。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曾对我国4万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至少32%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其中28%的人有轻度心理问题,3.9%的人有中度心理问题,0.1%的人存在重度心理问题。
王极盛指出,在我国一直存在着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即政府和社会普遍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各个方面都不够重视,出现了这么多心理问题案例,也没有很好的应对措施”。
徐俊文认为,心理问题其实是可以预警的,从美国枪击案的教训来看,必须关注存在某些结构或其他类缺陷的家庭,进行人格障碍的筛查,从家庭、学校到社会,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管理、引导、关怀与救助。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