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80后没有责任感,那不防问一句,是谁让他们没有了责任感,父母还是……?分析一下80后的生长环境,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国民生活开始渐入佳境的时候,苦了几代的家长朋友们,似乎一下要把自己曾经失去的在孩子们身上补回来,所以让80后的孩子们有了高出生活很多的优越感,以致于失真的生活让他们无法落地。历史教育可以让他们回头吗,在孩子们看来那只是书本上故事,离生活太远,而且历史也不会回头,所以留学是他们触摸真实生活最好的方式,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项目办公室老师几年来的工作总结。
据哈工大国际本科办公室主任介绍,前几年送出去的学生基本都是80年代末的孩子,80年代末的学生相对80年代初的学生来说,更叛逆、更个性十足,不过他们的叛逆和个性有时也蛮可爱的,他们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方法,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喜欢时不时的秀一下自己,不喜欢故做深沉;喜欢得到老师的肯定,不喜欢被说教;喜欢和老师像朋友一样对话,不喜欢老师背起手来和他们说话……
举一个例子,去年春季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式的拓展训练,其中有一项活动是蛟龙出海,游戏的规则是十人一组,一字排开,相邻的队员用丝带将脚绑在一起,这样十个队员连成一排后,横向移动,而不是向前走,本以为就是一件团队协调的事,没什么难的,可是走起来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因为相邻的两个队员绑在一起的是一只左脚一只右脚,所以导致要么一个队员的腿被劈叉,要么一个队员脚被踩,怎么走都迈不开,正在大家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队员突然喊了一声,"大家听我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运动,这是一道数学题,现在从左到右开始报数"。平时都很自我的同学这一次表现得非常一致,报数完毕后那个同学又开喊"现在数一的同学把腿叉开,数二的同学把脚合拢"。随着号令同学们左摇右摆的重新整理了一下站资,"现在向左走,我喊一的时候,刚才数一的同学移右脚,数二的同学出左脚,记住了吗","记住了"声音破天荒的整齐,"预备走,一、二、一二……"队伍果然移动起来了,齐刷刷的二十只脚真像一条长龙蜿蜒着前行。
去年参加拓展训练的学生今年已经在国外了,他们会经常出没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本科的论坛里,经常给老师或同学们讲他们在国外的故事,他们说在国外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叫生活,洗衣、买菜、做饭、整理房间……原来这些曾经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生活的组成。不过他们也声称,在国外是80后展示的舞台,所以希望在国内有着和他们同样命运的90后们,也该到外面磨练一下自己、展示一下自己。因为在国外的课堂上他们可以提出任何在国内老师看来非常荒诞不羁的问题,他们可以非常大但的在一些活动里秀自己的才艺。在生活能力上他们也许不比70后的前辈们,但在个人能力展示上,他们优于70后,因为他们是敢说、敢做的新生代。
80后的留学成长经历给90后提供了案例参照,留学,即可以真实的触到生活,又可以有更多的舞台来成就自己。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