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接过我递上的大衣,望着儿子:“迟了也不来个电话,我还以为撞车了。”“是撞了一下,小事。”小青年若无其事地说。做妈妈的却吓了一跳:“什么?”拉着他的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刚才他停在一个路口等红灯转绿,尾随的一架车剎掣不及,轻碰了一下。司机是个白人青年。两人下车后都有礼貌地先问对方受伤了没有?又察看碰撞地方,问题不大,大家遂记下驾照、电话等个人资料,以便通知保险公司,然后挥挥手说“Bye-bye!”
“就这样让他走了?如果我在,一定不轻易放过。鲁莽驾驶,应该教训他几句!”朋友气呼呼地说。可她儿子依然平静:“妈,他错了,保险公司自然会加保费罚他,何必争吵。”
送走朋友,脑海中忽然涌现前几天在购物商场外停车场看到的情景。两位中年司机在那里吵架,因用华语,声浪又高,远远就能听到。“开门撞到人家车子,还不认错!”“是你的车泊过位,也不先检讨自己!”……你来我往,嗓门一次更比一次大,各自车上的乘客也不时帮腔插嘴,好不热闹。正逢圣诞购物潮,车多人多。不过,许多人听到吵闹声只是投去一个不屑的眼光,没有驻足。一个西人妇女轻声对伙伴说:“难道他们没有保险公司?有事怎么不call警察?”
我想,他们也有买保险的,只是一些人喜欢把“理”摆在脸上,碰到啥事先要显示自己正确,然后有理不饶人,出出气再说。结果,一冲突起来,把一些本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搞大弄僵。其实,在法制社会,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法可依,碰到矛盾倘若不能包容沟通,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法制手段去解决。都说西人动不动就法庭见,上法院多过见亲戚,虽然有时过了头也觉得烦,但总比双方不停地吵闹以至大打出手,甚至动刀动枪来得好。也许此刻朋友仍在车上喋喋不休吧,但愿年轻人的观点最终能把妈妈说服。(来源:香港大公网,作者:姚船)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