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是留学市场的“旺季”,国外院校纷纷率“豪华展团”抛出“中国计划”。中国留学市场在持续升温。现如今,自费留学生占绝大多数,并且出去读中学,读大学及预科的越来越多。
“出国热”,从未降温
自 1978年,中国的留学生市场从来都是如此“高温”。据教育部涉外监管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3.4万人,创历史新高。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调查数据显示,全球留学生总人数中,14%是中国留学生。随着近年来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留学低龄化现象也日益明显,中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率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尤为明显。
“平民化”与低龄化
如果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多是精英出国深造的话,那么如今的出国则更显“平民化”。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的富裕是首要原因。另外,出国门槛的降低,也是出国人数增加的重要原因。
留学的“平民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出国留学不再是优等生的专利,也没有了年龄的顾虑。与之相关,留学动机也就五花八门。据报道,很多中学生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有的是盲目跟风,甚至是相互攀比,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出国留学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有的则是因为父母准备移民,孩子出国留学不过是移民的第一步……
但是出国留学,并非只是花钱买商品那么简单,孩子的心理素质问题值得好好考虑。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国外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要求孩子的综合素质好,抗压性强。出国的孩子都要经过一个磨合期,语言的陌生、社会环境的陌生往往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压力。
案例:小留学生的离奇“心病”
“早点让孩子出国读书,难道错了吗?”10月27日上午,在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看着沉浸在幻想世界中的独生子李刚(化名),赵女士欲哭无泪。李刚留学的日子不到一年,就因为“幻想症”被学校劝退,目前住院接受治疗。
记者从精神卫生中心获悉,青岛市留学生精神疾病患者有正式记录,是从2003年开始,当时一年只有3人,而今年到目前已经接诊了19人,他们之中竟然有16人年龄还不足18岁!面对这样的事实,人们不禁思索:出国读书,越早越好吗?
望子成龙“镀金”梦碎
“ 小刚,你听见妈妈在跟你说话吗?”病房中,尽管儿子一声不吭,母亲赵女士依然执着地问着,一遍又一遍……记者眼前的李刚,17岁的年龄,1.87米的大个子,看上去强壮的小伙子,却沉浸在自己构想的虚幻世界中,他患上了严重的幻想症。“好好的一个孩子,为啥变成这个样子,是我错了吗?”赵女士这样问着,好像是在问自己,又好像是在问医生。“我儿子对人礼貌,学习又好。”说起一年前的小刚,母亲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赵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和丈夫都是老板,家庭条件好,自然想给独生儿子一个好的成长条件。考虑到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夫妻俩从孩子一出生就定了计划,要送儿子到国外“镀金”。
本来,赵女士舍不得儿子,想等小刚高中毕业之后再送出去,但是看见周边家庭条件不错的朋友,都计划着早日让孩子出国读书,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前程,在孩子刚上高一的时候,就把他送到了法国。[FS:PAGE]
因为家境富裕,李刚假期都会回家。“看不出有任何的异常啊,他说那边同学不错,虽然语言有点不通,但是慢慢也就适应了”,“他还说国外的课堂注重创造性,很有意思”,周围的亲朋好友都很羡慕。
但是,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在上个月被打碎了。“我们是通过留学中介把孩子送出去的,因此也是中介的人通知我们,孩子出事了,学校建议退学。”赵女士回忆说,当时家里人吓坏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赶紧把孩子接了回来,可这一次,李刚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活泼好动的他要么不说话,要么说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送到医院,被诊断为严重的“幻想症”,必须住院接受系统治疗。
用美好幻想安慰父母
市精神卫生中心第二病房区的景艳玲主任是青少年心理专家,也是李刚的主治医生,通过医学方式,现在似乎只有她能与小刚进行短暂的交流。“其实,小患者对父母叙述的国外生活,都是他的幻想。” 景主任告诉记者,通过交流以及与李刚在国外的朋友沟通得知,李刚留学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语言不通,他根本无法理解老师同学说的话,而且无法与人沟通,甚至连日常的吃饭都成问题,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可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太高,李刚不敢说实话,只能长时间逃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几天不出门。而回国后,又要“幻想”出一些情景让父母放心,长时间的扭曲,让李刚最终深陷在“想象的世界”中无法自拔,反而与真实的世界隔绝了。
患“心病”小留学生骤增
“ 像李刚这样的‘留学问题学生’,今年我已经接诊了4名。”景艳玲告诉记者,4名心病患者年龄最
本文章关键词:专家,家提,提醒,醒:,:低,低龄,龄留,留学,学要,要三,三思,思而,而后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