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免费留学评估表 收藏114留学网
留学首页 | 留学预科 | 留学动态 | 美国留学预科 | 英国留学预科 | 北京留学预科 | 出国必读 | 留学政策 | 留学生活 | 热门专业 | 海外精彩 | 海外名校 | 带薪实习
 
 

您现在的位置:留学114网 > > 经验之谈

中国大学与德国大学的不同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18

  

中国和德国的大学的区别,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专业的选择了。

  在国内,高考一锤定终身,因此,填报大学志愿,是让每个家庭最头痛的事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怎么知道将来应该做什么,什么适合自己,什么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大部分人只好按照家长的意愿,要不就是找一个看起来有前途的专业。

  像我还好,很多亲属都是医生,从小我对医学和生物等就感兴趣,所以想当然的报了医科,还算让自己满意。可我的同学,有的只是家里认为学医有前途、让人尊敬,就选择了读医。虽然毕业后工作也还可以,但却始终不遂心,日复一日地打发着日子。更有甚者,我的一个好友,本来就反感物理,不想读理工科,只不过因为父亲的意愿,就去读了父亲的母校,在大学里受尽了煎熬。记得那时候,每年放假,他都拒绝和家里谈自己的情况,因为一考物理类的科目,80%都要折。后来,还是靠着父亲的关系和一些“特殊”办法,才毕了业。工作后,每天也没什么可做,做着也没兴趣,只是混日子罢了。其实,这就是由于教育制度的不合理所致,让一个孩子早早地为自己的将来定向,是一种对生活的不负责任。

  国内大学的专业分类很细,一旦进去了,想转学、换专业基本都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一次选择就确定了终身的方向,虽然以后读研的时候可以换,但是经过四五年的学习,谁又能轻易放弃起码已经有所了解的专业呢。

  德国就不一样了。首先,德国上大学不是生活的惟一出路,很多人不读书日子也可以过得很好;其次,大学中的专业都是比较笼统的,在基础课学期(Vordiplom)里只有几个大专业,基础课是都要学的,到了专业课学期(Hauptstudium)再选择你想继续的方向。由于有了一定的高等知识,你又对所学的方向有所了解,譬如:前景、就业、研究状况、喜好程度等,而且随着年龄逐渐增大,与社会有了一些接触,在对未来的把握上就能有个比较成熟的认识,加上还可以换专业和转学,这就相当于给了你一个修正未来方向的机会。不像国内的学生刚出校门又进校门,一般都没有接触过社会,人生经验除了学校就是家庭,选择必然盲目。

  国内只有医科跟德国有所相似。比如,德国医科也是入学以后用2-3年的时间把所有的基础课学完,然后进入医院实习。毕业后也不能马上选择专业,而是用几年的时间在整个医院中轮转,最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国内的医科学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就是理工科的实力往往比较差,像我就是。虽然在国内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科目都学过,但是对比起国外学生学医之前要读一个工科学位来说,就要差很多了,而且,这里学医科的学生不仅在中学期间有很好的成绩,还有良好的拉丁文基础,这对之后的学习帮助很大,因为医科文献和术语大多数是拉丁文。国内大学里,虽然英语是必修科,但是对于第二外语的要求很低,而德国在基础课学期中,必须要修第二外语。对于德国学生来说,这是很简单的,因为在中小学时期,他们往往就学过拉丁文、法文、或是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等。

  我一个朋友的弟弟,从小在德国长大,现在会说4门外语(除了中文、德文)。我任教的汉语学校的学生也一般都会2门以上的外语,而且很多还在自学其他语言。看看他们,真不知道我小时候是怎么过来的,似乎我们就是在为了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自己。就拿我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来说吧,大部分知识都是用来考试的,并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而且国内教材的老化也很严重,一看原版英文片子,就可以发现。要是较早一点的片子,就能够听明白,新出的一些片子,理解就比较困难,因为现在有了很多新的词汇和生活语言,情景和环境都发生了改变,但是国内的教材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也许就是很多国内的优秀学生到了国外,学习和生活都会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吧。

  德国上大学还有一个和国内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宽进严出。虽然这对目前国内的情况还不适用,但却非常合理。你愿意读书,OK,上大学很容易,但是你想毕业却不是那么简单;这里的教授也不像国内的教授,与学生的联系只是教书、研究、做课题。在德国,学生的学习主要靠自己,你想通过考试,就要努力,看资料,做练习,上课已经成了一个次要的任务;教授很多时候教给你的都是方法、理论,理论的研究和推导过程。比如同样是讲一个简单的物理公式,国内主要是教会你怎么应用它解题,而这里教授不会给你讲例题或者是给你出练习,只是把这个公式的整个推导过程和方法完整地讲给你,让你能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公式。换句话说,国内是教你怎么使用,但在这里是教你怎么做研究,培养的是研究型的人才。而这种培养在国内只有读研的时候才能开始。

  国内的大学考试通常都有通过率的要求,德国没有。我出题,你考试,不会就是不会,绝不会因为大家都不会就把要求放低,所以,经常可以看到成片的学生重修某些课。一般来说,国内大学考试通过率要在75%以上,可是德国一般都在30%以下,有的科目还会出现0%的情况,这在国内肯定不可思议了。参加考试,也是你觉得自己有实力就参加,觉得自己还没有把握可以推迟。一门课程只有3次考试机会,三次考不过的话,学校就要找你谈了,是不是不适应或者能力不足以上大学,学校会推荐你读FH。所以,在德国读大学是没有年限的,只要你愿意,可以一直读书,不考试。但是,现在很多大学都开始收费了,有的是从新生开始,有的是超过一定学期的学生,迫使你尽快把学业结束。这对于德国学生来说,压力不是很大;而对于像我这样的留学生来说就困难了,因为要靠自己挣钱,读得越久意味着花费越多。

  生活,始终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坎儿。

  像我还好,很多亲属都是医生,从小我对医学和生物等就感兴趣,所以想当然的报了医科,还算让自己满意。可我的同学,有的只是家里认为学医有前途、让人尊敬,就选择了读医。虽然毕业后工作也还可以,但却始终不遂心,日复一日地打发着日子。更有甚者,我的一个好友,本来就反感物理,不想读理工科,只不过因为父亲的意愿,就去读了父亲的母校,在大学里受尽了煎熬。记得那时候,每年放假,他都拒绝和家里谈自己的情况,因为一考物理类的科目,80%都要折。后来,还是靠着父亲的关系和一些“特殊”办法,才毕了业。工作后,每天也没什么可做,做着也没兴趣,只是混日子罢了。其实,这就是由于教育制度的不合理所致,让一个孩子早早地为自己的将来定向,是一种对生活的不负责任。

  国内大学的专业分类很细,一旦进去了,想转学、换专业基本都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一次选择就确定了终身的方向,虽然以后读研的时候可以换,但是经过四五年的学习,谁又能轻易放弃起码已经有所了解的专业呢。

  德国就不一样了。首先,德国上大学不是生活的惟一出路,很多人不读书日子也可以过得很好;其次,大学中的专业都是比较笼统的,在基础课学期(Vordiplom)里只有几个大专业,基础课是都要学的,到了专业课学期(Hauptstudium)再选择你想继续的方向。由于有了一定的高等知识,你又对所学的方向有所了解,譬如:前景、就业、研究状况、喜好程度等,而且随着年龄逐渐增大,与社会有了一些接触,在对未来的把握上就能有个比较成熟的认识,加上还可以换专业和转学,这就相当于给了你一个修正未来方向的机会。不像国内的学生刚出校门又进校门,一般都没有接触过社会,人生经验除了学校就是家庭,选择必然盲目。

  国内只有医科跟德国有所相似。比如,德国医科也是入学以后用2-3年的时间把所有的基础课学完,然后进入医院实习。毕业后也不能马上选择专业,而是用几年的时间在整个医院中轮转,最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国内的医科学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就是理工科的实力往往比较差,像我就是。虽然在国内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科目都学过,但是对比起国外学生学医之前要读一个工科学位来说,就要差很多了,而且,这里学医科的学生不仅在中学期间有很好的成绩,还有良好的拉丁文基础,这对之后的学习帮助很大,因为医科文献和术语大多数是拉丁文。国内大学里,虽然英语是必修科,但是对于第二外语的要求很低,而德国在基础课学期中,必须要修第二外语。对于德国学生来说,这是很简单的,因为在中小学时期,他们往往就学过拉丁文、法文、或是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等。

  我一个朋友的弟弟,从小在德国长大,现在会说4门外语(除了中文、德文)。我任教的汉语学校的学生也一般都会2门以上的外语,而且很多还在自学其他语言。看看他们,真不知道我小时候是怎么过来的,似乎我们就是在为了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自己。就拿我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来说吧,大部分知识都是用来考试的,并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而且国内教材的老化也很严重,一看原版英文片子,就可以发现。要是较早一点的片子,就能够听明白,新出的一些片子,理解就比较困难,因为现在有了很多新的词汇和生活语言,情景和环境都发生了改变,但是国内的教材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也许就是很多国内的优秀学生到了国外,学习和生活都会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吧。

  德国上大学还有一个和国内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宽进严出。虽然这对目前国内的情况还不适用,但却非常合理。你愿意读书,OK,上大学很容易,但是你想毕业却不是那么简单;这里的教授也不像国内的教授,与学生的联系只是教书、研究、做课题。在德国,学生的学习主要靠自己,你想通过考试,就要努力,看资料,做练习,上课已经成了一个次要的任务;教授很多时候教给你的都是方法、理论,理论的研究和推导过程。比如同样是讲一个简单的物理公式,国内主要是教会你怎么应用它解题,而这里教授不会给你讲例题或者是给你出练习,只是把这个公式的整个推导过程和方法完整地讲给你,让你能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公式。换句话说,国内是教你怎么使用,但在这里是教你怎么做研究,培养的是研究型的人才。而这种培养在国内只有读研的时候才能开始。

  国内的大学考试通常都有通过率的要求,德国没有。我出题,你考试,不会就是不会,绝不会因为大家都不会就把要求放低,所以,经常可以看到成片的学生重修某些课。一般来说,国内大学考试通过率要在75%以上,可是德国一般都在30%以下,有的科目还会出现0%的情况,这在国内肯定不可思议了。参加考试,也是你觉得自己有实力就参加,觉得自己还没有把握可以推迟。一门课程只有3次考试机会,三次考不过的话,学校就要找你谈了,是不是不适应或者能力不足以上大学,学校会推荐你读FH。所以,在德国读大学是没有年限的,只要你愿意,可以一直读书,不考试。但是,现在很多大学都开始收费了,有的是从新生开始,有的是超过一定学期的学生,迫使你尽快把学业结束。这对于德国学生来说,压力不是很大;而对于像我这样的留学生来说就困难了,因为要靠自己挣钱,读得越久意味着花费越多。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


上一篇: 解析中国留学生存在的10大问题
    随着加国警方的调查,扑朔迷离的留加女生离奇死亡案逐渐接近真相,对于留加女学生裸死案的被害人柳乾,我们深表痛心和惋惜。但是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频频爆发命案,透过留加女学生裸死案件,我们更应该看到案件背后…

下一篇:申请荷兰名校硕士需要诀窍
荷兰是一个非常宜人居住的地方,其良好的经济势头、低失业率、完善的税收及社会福利补贴制度一直在欧洲享负盛名。荷兰留学网(http://www.liuxuenl.com)专家介绍,荷兰的科技水平位列全欧第二、全球第七,教学和科研…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114留学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114留学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114留学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114留学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出国留学工具箱
 
 
 
留学动态
 
友情链接

留学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1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6767-050 010-59792021 项目合作:13691570089

114留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67369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