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心灵需要呵护
记者:“留学垃圾”是一个非常刺耳的用词,您认为这种称谓是否恰当?
徐小平:我不喜欢这个用词,人是不能用“垃圾”来分类的,啤酒瓶子可以。尤其对于那些并非主动寻求留学失败,而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及时达到留学目的的年轻的孩子们,这样说更加不好。
但我知道,首先提出这个问题的记者(他是我的一个朋友),是在看到留学领域里太多的盲目、陷阱、欺骗和失败之后,出于对许多留学生出国奋斗受挫的痛心和同情,才使用了这个词,为的是引起社会的关注。事实上,他的这个善良的目的确实也达到了。留学生出国事与愿违的现象,引起了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就因此而在好几家报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不错的建议。我想记者的这个用心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报道所引起的社会关注,也是值得肯定的。
新闻有新闻的运行规律,就留学生如何走好自己的留学之路,这条新闻为了唤醒人们注意,运用了这个有刺激性的词汇,并起到了它的作用。但作为留学咨询工作者,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活生生渴望成功拒绝失败的学生们,我们要保护他们的心灵,不应该使用这个词。
留学生的主流非常值得肯定和骄傲
记者:据您所知,出现问题的留学生约占中国留学生中的多大比例?您认为其影响有多大?
徐小平:这么多年来一直从事留学问题的咨询,我知道出国学习后未尽如人意的状况毕竟是少数人。留学生的主流是非常值得肯定和骄傲的。有些人出国后会在某一阶段陷入低谷和困境,有时候会徘徊在成功与失败之间,但学生们都在努力,要完成家乡父老的期待和实现自己既定的梦想。所以,出现问题的并不代表大多数。
留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之所以会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大的震动,是因为留学毕竟是关乎一个人终生发展的大事,即使一万个留学生中只有一个学生上当受骗、学习遭到失败,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更何况,出现问题的确实不仅仅是个别特例,就绝对人数来说,是足以令我们警觉和关怀的群体。
出国留学,一直是中国家长和学生最关注的热点之一。但“留学问题”的提出,提醒了人们并非只要出国就是成功,“出国”未必就是唯一的“出路”。它会帮助人们减少留学领域里确实存在的盲目性和浮躁性,使得留学奋斗向着更加理性和冷静的方向发展。我希望今后人们在追求留学时,能够反躬自问一声:我的留学计划合理正确吗?我会成为留学精品呢?还是会成为“留学xx”(我不想用这个词了)?
主要是不负责任的信息传播者和服务者们造成的
记者:有一些留学生到国外后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您认为从国内到国外,是哪些主要因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徐小平:主要是不负责任的信息传播者和服务者造成的。出现问题后,我们就去责备学生和家长,即真正的受害者们,是没有意义也没有任何道理的。在中国,留学中介一枝独秀,合法并且值得信赖的中介固然很多,但到处都存在那种非法的、以“亲戚、朋友、熟人、关系”介绍形式存在的地下中介服务。在这一方面,可能是受害的人最多了。因为,合法的中介如果出了问题,你至少还可以投诉他们,但私下介绍出去的人,可能就哭诉无门了。
此外,中国社会开放程度依然不够高,信息流通还不够畅通,普通老百姓甚至许多知识分子家庭获取并辨别国外高等教育信息的能力不足。这就给各种形式的中介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温床。作为这些信息的传播者和服务提供者,中介在帮助家长正确选择好的学校、协助人们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佳的[FS:PAGE]教育资源的问题上,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里发生的几件重大的留学生投诉和争执案件,都是由那些拥有教育部颁发的留学资质的中介造成的。这个问题,就非常值得社会和管理部门深思。
办学历史是考察一个学校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记者:您是否碰到过受骗的学生?
徐小平:2000年秋天,我曾经与北京电视台《留学ABC》剧组去访问过欧洲的一些曾经在国内引起巨大争议的学校。这些学校,确实是学校,其主办者,确实也想把他们的学校搞好,对于不少在其中就读的学生,可能也是他们得以出国的唯一选择。但毕竟我也看到许多学生,本来是可以去那些在行业领域内拥有更高声望、教学质量更棒、毕业后就业与晋升会更加容易、而且学费也并无太大差别的学校的。他们之所以到了那样的学校,只是因为在入学时,没有得到“货比三家”的机会……
我确实还碰到一些学生,去了真正的骗子学校,结果,就连最低质量的教育也享受不到,沦落在那里走投无路!一个学生告诉我,她是合法中介
![]() |
本文章关键词:专家,家认,认为,为:,:“,“留,留学,学垃,垃圾,圾”,”太,太刺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