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免费留学评估表 收藏114留学网
留学首页 | 留学预科 | 留学动态 | 美国留学预科 | 英国留学预科 | 北京留学预科 | 出国必读 | 留学政策 | 留学生活 | 热门专业 | 海外精彩 | 海外名校 | 带薪实习
 

您现在的位置:留学114网 > 留学生活 > 留学故事

父女两代留学生 价值观异选择相同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18

 父女两代人,他们一样选择出国留学,先后相差近20年。他们出国的目的和境遇不同,归国的原因和目标也不同。除了父女的血缘关系外,他们还具有同样的“海归血统”,如血缘关系一样,代代传承着。

  父亲:“我的根在中国”

  “我的爷爷是做酒业的商人,他常去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做生意。像爷爷那样生活,是爸爸的理想。爸爸没能实现这个梦想,而我却做到了。”刘炳辉说道。

  1988年,时年34岁的英语教师刘炳辉,通过AFS(美国战地服务团),被公派到英国北爱尔兰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回想自己的留学岁月,刘炳辉记忆犹新。“上世纪80年代,中国留外人员不多。我初到英国小镇时,常被当地人认作日本人。得知我来自中国大陆后,身边的英国人给予了我更多的帮助。”

  在英国期间,刘炳辉常常给当地人上中文课,向他们介绍中国的民俗风貌和文化传统。刘炳辉走进英国家庭,用心地观察和思考。“那时,我眼中的英国很富裕,社会福利也好,但孩子们却生活简朴。”他说道。

  谈到回国,刘炳辉说:“我的根在中国,我的家在中国,我的妻子和女儿在中国,我必须回来。”

  从1989年回国继续任教,转眼间22年过去了,刘炳辉已从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成长为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的校长。回首过去,他认为短暂的留学经历却对自己有深远的影响。“留学英国,不仅提高了我的语言能力,还提高了我的生活能力。西方文化的渗透,影响了我的一生。,这也是我送女儿出国留学的原因。”

  女儿:“中国更适合我发展”

  2006年,大学毕业后工作一年的刘紫媛选择了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留学的道路。“选择去澳洲留学,首先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寻找新的择业机会;其次在于父亲的大力支持。”刘紫媛说到自己赴澳留学的原因。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世界地位的不断提高,初到澳洲的刘紫媛没有遇到父亲在英国时被认作是日本人的尴尬情形。她说:“同学们首先会问我‘你是中国人吗?’我当然自豪地说‘是!’还有,我并不觉得国外的生活水平明显优于国内。事实上,我国真的进步和发展了。”

  澳洲留学期间,刘紫媛切身体会到中西文化的不同。她慢慢地习惯了课堂上同学间激烈的讨论,慢慢地适应了独立的生活,慢慢地成长和成熟。“两年的留学生活,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可以更勇敢地面对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我的心态更加积极,看事情也更加开阔了。”刘紫媛总结自己留学澳洲的收获。

  2008年,刘紫媛回国就业于某时尚杂志社。说到选择回国发展的原因,她说:“目前,中国和国外的差距正在减小。中国各行各业同样有许多精英,这里的发展空间很大。我认为回国更适合自己的发展。”

  谈到是不是还让自己的下一代继续出国时,刘紫媛说:“如果条件允许,我会在他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送他出国学习,就像父亲当年送我出国读书一样。”

  编后:父女两代人同样选择“归”,但归因不同。父归于责任,女归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腾飞,百姓收入的不断提高,将有更多的学子选择出国。如何鼓励“海归血统”的传承和发扬,不仅需要文化认同感上的宣传,更需要政策上的支持。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


上一篇: 留学生讲述回国的艰苦历程
地震时喘气都费劲地震发生时,身在宇都宫市的王娇、赵一帆都在租住处。赵一帆还有一个中国留学生都在屋里睡觉。王娇正在和远在中国沈阳的妈妈视频聊天。王娇说,“我正准备做饭,刚到厨房,就地震了!当时地震和以前…

下一篇:没有了
 
出国留学工具箱
 
 
 
相关留学新闻
 
友情链接

留学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11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6767-050 项目合作:15801555540

留学114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428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