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为此作了研究,定出我们的锻炼计划。我们买了跑步机,每周跑三到四次,每次三十分钟左右。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方案的缺点开始暴露出来了,因为身体倒是锻炼了,可是当我们各自挤出时间去锻炼的时候,我们之间沟通的时间就更少了。
因此我们决定对症下药,寻找一种方式能让我们同时同地进行同样的锻炼,并兼顾思想交流。正巧那个时候我读到了一些介绍室外步行的文章,很让我心动。室外步行多半不受时间和气候的限制,尤其在加州。再者,我们住的地方,车辆也不多,不远处还能看到青山和宽阔的水面。又因是半丘陵地带,马路时高时地,上坡下坡,对锻炼心肺功能极有好处。于是我们决定一试。我们的计划是从家中走到临近的第一个小型商业街,在那里停一下然后往回走,总共约有三英哩。我们希望能在周六、周日早上各走一次,周一到周五有空时走一条短一点的路线。
如今我们已坚持了一年以上,对其中的益处体会很多。一是养生,二是养心,三是养脑(长知识)。养生虽是意料之中,可是就连我这个学医出身的,对它的效果也很惊讶。我们刚开始爬坡的时候,中间得停一下,爬到上气不接下气,心跳达每分钟一百三十多下。如今再爬坡,虽不能说是健步如飞,但一口气爬上来并兼顾聊天并无问题。
再说养心。在这步行的时候,我们把一周累积的大事小事,统统搬出来互通消息。还有些各自比较不容易处理的事,也让对方来参考一下,久而久之,多了许多沟通的机会。
最后说的是养脑(长知识)。这段路以往都是开车走过,但总是呼啸而过,对它的认识却很少。走路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以前忽略的人和事,我们欣赏到了邻居们各有特色的前院风光,看到了即使是木头的围墙,从木质的种类到木板的安排也有很多讲究。
我们遇到了一些住了很久的邻居,学到一点我们不知道的小区典故。到达商业街坐下喝杯咖啡时,还能遇上我们孩子朋友的家长,顺便聊聊学校的事。最有趣的是,有一次我们在路上见到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住在我们这个区域内最偏的角落里。他家房子上有很多七高八低的天线。老人自豪地告诉我们,他在二战时是个飞行员,退休后是个非常痴迷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Ham Radio),他和世界上如今为数不多的爱好者用无线电传送图像。我听得半懂不懂,老公是内行,乐得表现一番,翻译给我听。
步行健身,让我想到一句话“生命是一种过程”。路上每走的一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它与健身的结果一样重要。朋友们,如你有兴趣,不妨也试一下。关键在于一开始不要目标太高,慢慢坚持,量力而行,时间长了,自然就能乐从中生。
来源:美国《世界日报》
![]() |
本文章关键词:步行,行健,健身,身之,之乐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