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时间、金钱、地位、家庭,乃至周围人的评价,常常成为无形的牢笼,将人固定在某种生存模式中。但求知欲和探索异国的梦想,并不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亡。留学,勇敢出国去!只要你怀着这样的梦想,就不要怕迈出这一步。
当然,作为一项以自己的事业、前程,甚至家庭幸福为抵押的高风险投资,勇敢出国的同时,更需要理性、谨慎的抉择。面对留学设在你面前的诸多关卡,该如何做出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我曾这样转换跑道
出场人物:廖穗玲,爱尔兰格里菲斯学院中国办公室经理
职业脉络1998年华南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本科毕业1998-2001年广东顺德第一中学任教
2001年辞职,准备出国留学
2002-2003年 赴英国Warwick大学,攻读人力资源发展硕士
2004年兼职教育咨询并在欧洲多国考察教育行业
2005年获邀担任目前工作
问:当时为什么选择出国留学?
答:每个在职场打拼的人,工作一段时间后都将面临一个瓶颈阶段。假如不想就此被定型,就会生出求新求变的强烈愿望。工作上达到的层次越高,这种愿望就越强烈。对我个人来说,从准备出国到学成回国的这几年,是个逐步找回自己的过程,无论在职业还是生活方面。
问:资金方面的压力呢?
答:多数人都会事先备足资金再出国。但几乎所有在国内工作过的人都会拿国内的工资水平跟国外的消费水平做比较。比如我,发现在国内一个月的工资,在英国仅够一星期的开支,这种感觉让人很不安。记得我的第一份兼职薪水是每小时7.5英镑,已经不低,但领到钱后,我只舍得买一小根香肠和一小份薯条来犒劳自己,而平实都只能拿微波炉热饼干吃。但现在回头来看,当时的这种教育投资,只需回国工作一两年,就能把成本收回来了。所以资金的压力只是临时性问题,付出与收获相比,还是非常值得的。
问:原先培养的人脉资源会随着出国而流失吗?
答:恰恰相反,出国令我巩固了在国内的人际关系。留学时会经常通过msn、E-mail甚至电话和国内朋友保持联络,而朋友们也会因为你身在异国而更关心你的状况。同时,全新的陌生环境会逼迫你建立新的人际网络,人脉结构会变得非常国际化。
问:选择名校是否一定比普通学校有优势?
答:我认为是这样。我当初选择了全英前五的一所名校。在那里,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学科领域最前沿的信息,接触更优秀的导师,各种优质研讨会数不胜数,无形中带给学生非常多的机会和资源。并且,名校口碑好,便于回国找工作。
问:在选择专业上,转换领域是否也带来一定风险?
答:的确存在风险。我当时选择了半商业、半教育的边缘学科,为自己留了退路,如果转行不成功我还可以回去教书。所以,不要完全抛弃原来的工作经验。每个人事业发展的基础一定是之前工作经验积累之和,有个人力资源术语叫“可转移技能”,就是说尽量把旧的技能带到新的领域来,令事业获得突破。
年龄
白领女性出国留学的最佳年龄段,在25-30岁,尤以28岁最佳。这时通常已工作了5-8年,进入职业竞争力调整期,需要新环境、新知识提升职场价值。假如想往高端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