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经常与儿子外出旅游
培养孩子的过程是一步一步通过艰辛的努力获得的,最新一期的美国《侨报周刊》刊登了一位华裔母亲的育儿心得与各位读者分享。文章摘录如下:
2002年5月初的一个傍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备课的思路打断。我接起电话,听到学校高中学生指导主任的声音:“祝贺您!您的孩子荣获我校首届毕业生第一名,他将代表本届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发言。真没想到这是您的孩子,您是我校的老师,但我竟然从来不知道您的儿子在我校就读。”
我的儿子和我虽然每天前往同一个学校,但为了不让同事们给我的孩子特殊照顾,我从来没有透露过这个情况。
听完指导主任的话,我心中的惊喜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往事一幕幕在眼前浮现。孩子能取得如此的荣誉,是一步一步走来,通过艰辛的努力获得的,在此,我希望能把自己的心得与各位读者分享。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我的孩子九岁那年从广州来到新泽西州,最初进入一公立小学就读。那时的国内小学一般不设英语课程,所以,孩子那时连英语字母都没有学过。在新泽西的小学,他是全校唯一的不懂英文字母的学生。就是在ESL班中,他的英文程度也是最低的。
孩子在国内的小学作文考试中曾获得过全班最高成绩,但一到美国,除了数学外,其他各科成绩马上跌到谷底,可以想象,对9岁的小孩而言,这样的“打击”相当大的。在那时艰难的环境里,我和孩子的爸爸从未让孩子有自卑感,也未对孩子施加“拔苗助长”的高压手段,从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在一年或两年内比别的孩子更快地从ESL班中毕业,而是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孩子更多自信心。
孩子上学不久,数学老师发现孩子的数学基础很强,建议孩子上本校的数学快班。这个班要求学生的平均成绩保持在80分以上,一降到80分以下,立即就被淘汰了。该班布置的大量课后功课都是以应用题为主,这样,每天晚上,我先帮孩子翻译讲解应用题,孩子自己再一笔一笔解题。每天我们都要奋战到深夜。
孩子才9岁多,这么稚嫩的年龄,能受得了吗?
有好几次,我试探着问他:“这么辛苦,我们请老师把你送回原来的数学班好吗”?但每次都被他斩钉截铁地拒绝。我心中有点纳闷,这么小的年纪,是什么动力促使他能有如此大的勇气和毅力去面对这么大的压力?有一天,我问起他,他仰起熬红的眼睛告诉我:“我现在什么都不如别人了,而数学是唯一使我能感到自豪的地方,这是我的命根子。如果放弃了它,我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下子我明白了,数学给孩子带来了荣誉感和自信心,这远远胜过了父母和老师的任何鼓励和夸奖。每一个孩子,如能找到自己闪光的一点,就能以此为基础,使自己的生命不断地向上延伸,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所以,作为父母,帮孩子找到他最能有作为的领域,也许是最重要的职责。
这一年,经过艰辛的努力,孩子始终稳坐在数学快班里,学年结束时,孩子告诉我,一半的同学都被淘汰出去了,他作为“幸存者”,对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都有了进一步认识。这对他迎接以后的挫折和挑战来说,也算是奠定了第一个稳固的基础。
在工作中,我也是一个教外国人英语的ESL老师。从我儿子身上我得到启示,在对待我的学生时,我也很注意发现学生们的特长,当我发现学生有数学或其他方面的才华时,我会鼓励他们去参加有关竞赛,让他们在面临语言障碍等巨大压力面前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树立健康的人生观。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用。
几年来,我有3位九年级从中国大陆和台湾来的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