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预科 (https://www.liuxue114.com) 讯:出国容易,国外生活可是就“不容易了”。一个海归曾经跟我分享过他自己的故事,在国外的日子好是好,可是我是一个肉食主义者后来都成为了素食主义者了。我很好奇,这样大的变化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他给我讲述了一下他的经历。
刚来英国的时侯,我还是吃肉的。有一次,在我生活的一个寄宿家庭里,男女主人被我的架势给惊到了:我挽起袖子,手里拿着中国的大菜刀,对准鸡腿,大臂一挥,切将下去,碰巧被房东给看见了,顿时停止前行,一言不发,跟小猫一样立马逃回了自己楼上。
他们并不是完全的素食主义者,但英国人都是从超市买回现成的肉肉,撒上香料,直接放进烤箱,等熟了之后取出直接食用。
顿时尴尬的我,考虑到风俗习惯文化的不同,渐渐的我就与肉肉脱轨了。
而且,在英国,肉贵得惊人,两块巴掌大的鸡脯肉就要20多元人民币,猪排和牛排更贵。国外生活真的很不容易,现实问题让我远离血腥,热爱大自然,亲近绿色。
当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异乡生活将我磨炼成了半素食者时,我认识了彻底激进的素食主义扞卫者——德美混血女孩萨拉。
萨拉在慕尼黑家乡的好友中,有一个越南裔女孩。受其影晌,萨拉不仅用筷子和碗吃饭,还用菜油、花生油下锅做菜,从不用黄油(黄油和橄榄油是欧洲人日常的食用油)。
萨拉对我说,菜油和花生油是最健康的食用油,脂肪含量比橄榄油还少。
看我将信将疑,她像传教士一样,翻开一本小册子,指指点点地向我进一步解释,还替我“扫盲”:一个人一天要摄入多少脂肪、多少热量、多少水、多少维生素,相当于几个鸡蛋、几碗米饭、几个苹果、几片全麦面包,等等
在国内曾听别人说,不吃肉的人“蔫”,也就是没精神、没力气,毕竟大多营养还是要从肉类里摄取。问萨拉,她又替我“扫盲”:这些营养是可以从素食中得到的,比如蘑菇,比如奶酪,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被“洗脑”后,我也跟着萨拉吃有机鸡蛋、有机番茄、有机黄瓜、有机蘑菇、有机洋葱。
奇怪的是,我竟渐渐觉得身体比以前好了,每天起床时的情绪大有好转,体力变得更充沛了,学习、工作起来也更有耐力和韧性了,甚至连皮肤和头发也变得有光泽了,胃痛的老毛病也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
就这样我被她影响了也开始了我的素食主义生活。
听了这个故事,我也给震惊了。那钥匙完全肉食主意者该如何生活呢,我想这也是考验太假的适应能力吧。提前掌握好要去留学的国家的风俗习惯,适应一段时间,这些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也希望大家出国顺利。
扫微信二维码,实时关注最新留学动态,与留学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