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留学市场依然是火热的,而且热度在节节攀升。留学早已不再是有钱阶层的特权和优秀学生的特殊待遇,它仿佛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运动,已经波及到社会各阶层。
有钱的家长为孩子选择收费昂贵的院校,优秀的学生在学校排名与奖学金间找平衡,钱包不甚丰满的家庭将目光投向收费门槛较低的国家。中国学生留学的国家从老牌的热门国家:美、加、澳、新、英、德、日,迅速蔓延至俄罗斯、法国、荷兰、希腊、塞浦路斯、瑞典、丹麦、南非、马来西亚、韩国等国,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非洲,七大洲中中国留学生至少踏遍了五大洲。世界各地的媒体也不断传来消息:中国留学生数量又创新高,排名不断上升。虽然资金大量外流令不少有识之士扼腕痛惜,但这种形势有它可喜可贺的一面:中国人真正走向了世界,同时这些留学生又将世界带到每一个中国家庭、每一个中国人面前。
2002年留学市场很火
教育展依然人头攒动;直接到中国举办说明会招徕学生的外国院校越来越多;又一批留学中介机构不久将面世;当然,留学官司也在接连不断地出现。
即将过去的2002年,留学市场进一步透明,人们已逐渐开始了对留学的理性思考。但问题在于,透明度还不够——一是对国外教育体制的了解不够,二是对市场上中介机构的运作了解不够;同时,理性思考的深度更远远不够。
呼唤理性思考
2002年留学市场最有影响力的一本书,当属新东方留学咨询权威徐小平先生的《图穷对话录》,而且,我敢断言,至少在未来的一两年里,这本书的深刻意义都值得每一个要留学和不要留学的人深思。“留学还是不留学?有没有条件留学?留学到底为什么?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留学才能对自己的人生最有价值?”经过了数年留学咨询生涯、总结了上万学生的咨询案例,徐小平在这本书里指出了在留学热潮裹挟下出现在许多人身上的留学误区,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误区,不啻为一本“留学警世言”。
留学还是不留学,其实并不简简单单是能否支付一笔费用到国外读一两个学位的问题,它其实是人生设计的重要一环。举个例子,高中毕业生为完成学历教育而出国读学位,其中最简单层面牵扯到的问题就有专业的选择与未来就业或移民的关系,语种选择与未来发展前景的关系等等。留学也许是人生事业的起点,也许是价值提升的跳板。考虑清楚了再留学,才能使留学价值最大化。
呼唤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2002年,大大小小的教育展在北京举办不下十次,国外院校直接来京咨询面试的更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媒体也在不断刊出各类留学资讯,但仍有无数的人走了弯路,仍有不计其数的留学者在迷茫中徘徊。
本报接到不少读者的咨询,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背景、独特的留学需求,有不同的问题亟需解决。这时我们会发现,教育展得到的资讯太笼统,有些留学中介的介绍失于片面。谁能为他们指点迷津?中介公司不少,但具体到某个国家、某个专业,具体到一个活生生的留学者的前途问题时,我们才发现,留学市场上真正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不完全为利益所驱动而真正为留学者着想的专业人士太少太少!
2003年,随着教育资讯的进一步广泛传播,留学市场将进一步透明化,在不远的将来,只有那些能为留学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具有职业精神的专业机构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周兰
本文章关键词:20,00,02,2呼,呼唤,唤理,理性,性留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