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曾让多少孩子向往,又令多少留学生家长黯然神伤。斗富比阔、恋爱同居、傍款傍洋……在国外,部分小留学生们不但糟蹋了父母的血汗钱,也糟蹋了自己美好的青春,辜负了亲人的殷切期望
楔子
刘胖子祖籍山东,家境贫寒。15年前的一个春天,29岁的他扔掉锄头,扛着破行李,和村里几个小伙子一起,由包工头领着来到了黑龙江。那时侯,刘胖子还是一个大脑袋小细脖、瘦骨嶙峋土里土气的山里汉子。
在建筑工地拼死拼活干了一年泥瓦工,刘胖子揣着8000元崭新的票子回家过年。转过年来,刘胖子“揭杆而起”在家乡组建了自己的“北上工程队”。工程队包括表弟、连襟、小舅子、外甥在内共24条好汉,清一色体壮如牛。刚过清明节,刘胖子就带领工程队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光阴似箭。如今,15年前的那个山里汉子已拥有了数千万资产,当年的“北上工程队”也壮大成了名副其实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刘胖子刘老板坐奔驰、住别墅,整日前呼后拥,十分了得。
刘胖子膝下一女,名唤灵儿。灵儿芳龄16,在山东出生,在东北长大,这个在家被娇生惯养的小丫头,却连普通高中也没考上。刘胖子和夫人商量:“现在不是时兴留学吗,干脆,把灵儿送到国外念高中去吧,最起码回来能说一口流利的外国话。”就这样,2002年5月,灵儿飞到新西兰,进入一所语言学校,开始了留学生活。
6月下旬,北京抗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刚刚解除旅游禁令,灵儿就迫不及待地飞了回来。刚下飞机,她就一头扑进妈妈的怀里,哇地一声哭了起来。仔细一问才知道,灵儿在新西兰和一个叫松的上海男孩同居,有了身孕,回来打算做流产手术。刘胖子如五雷轰顶,顿时唇色发紫、胸口发闷,双脚一软扑通倒在了地上……
小留学生:大多娇生惯养,自控能力差
现如今,送孩子到海外留学,在中国已不再是一件难事,目前中国留学生人数已超过30万。近年来,留学生更有低龄化的趋势。据统计,中国自费出国留学生每年约有3万人左右,其中中小学生留学人数就占了一半。
小留学生在国内未考上重点高中的为数不少,未考上普通高中的占一半。另外,小留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好,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家长溺爱,自立能力相对较差。因为小留学生在国内学习时大多学业较差,学习兴趣和态度本来就不是很好,出国之后更是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前些日子,在北京某医院,一名回国的小留学生正躺在床上休养,床头摆满桂圆和阿胶。原来她刚做完人流手术。这位女孩在国内念书时成绩始终上不去,中考时仅被一所职专录取。家里三代大学生,而女儿连重点中学都没有考上,父母觉得太没面子,便准备让她出国留学。女孩不愿意,可在父母的张罗下,她还是进了新西兰一所语言学校。没想到,语言学校里基本上都是中国学生,3年过去了,语言关还是过不了。她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开始与班上的一名广东籍同学谈起恋爱。等到去年12月回国时,母亲发现她怀孕了。这个女孩说,她们班有14名来自国内中学的女生,目前都在谈恋爱,其中有9个人已租屋同居。她说:“在那里人生地不熟,心里不好受,学习又不好,只剩下对恋爱还有点感觉了。”
目前在小留学生中流行着三种“病”。其一,斗富比阔。出国留学者多为富家子弟,据新加坡媒体报道,中国大陆的一名小留学生嫌新加坡的菜不好吃,竟然让家人从国内做好菜,然后真空包装空运至新加坡。其二,早恋同居。一位到新西兰给女儿做陪读的母亲说,哥哥的儿子也在新西兰读书,19岁就当爹了,她实在不放心,特意又请假又花钱赶到新西兰陪读。其三,傍款傍洋。福州有个到欧洲留学的高一男生,两年后就不要父亲寄钱了,得意的父亲逢人便夸儿子“自立”。去年10月,其父的同事到欧洲考察,顺道看望这位小留学生,才知道他已成了一名寡居富婆的“男友”。还有一些女小留学生见靠读书根本无望进大学,就想走捷径,纷纷与洋人谈恋爱。有些女孩误以为有了性关系,对方就会与之结婚,自己就能留在海外,不少人因此上当受骗。
前途渺茫事故频发
在国外,中国学生“出事”率高的多为一些年龄较小、就读于语言学校的小留学生。这些孩子都属于在国内被称之为“小皇帝”一代的独生子女,能够出国留学本身说明他们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长期所受的宠爱甚至溺爱以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仅缺乏适应新生活的能力,而且还把在国内染上的坏习气带到国外。
一位年仅17岁、在基督城学习的中国学生持假驾照屡次超速驾驶违规,最后在超速驾驶的意外交通事故中丧生。今年2月,一名在哈密尔顿学习的18岁学生,无照超速驾驶,撞进一个加油站,当场把一名年仅4岁的女孩撞死,把孩子的父亲和另一名妇女撞成重伤。这名学生不仅给新西兰的这个家庭造成无可挽回的家庭悲剧,而且葬送了自己的前途。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国学生在违规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中死伤人数已达20多人,引起新西兰警方的高度关注。
不久前,奥克兰地方法院审理了一起靠出售假雅思成绩单以牟取暴利的诈骗集团案,而这个集团的主要顾客和受害者大多是中国大陆的留学生。
逃避高考:凸现国内教育弊端
低龄留学热潮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教育供求关系存在矛盾。目前国内应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较低,许多孩子无法考上大学。社会就业竞争激烈让很多家庭走上了送孩子出国这条路。
一位正在给女儿办出国手续的母亲说:“送孩子出去是因为国内高考竞争太激烈了。自从孩子上初中起,我们心里就压着高考这块石头。”现在虽然高考录取率提高了,但考生的意愿越来越向少数名校集中,一些考生非重点大学不读,非热门专业不读,使名校的门槛越来越高。“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国读书”。
就读于北京某重点中学的崔博说:“在我们班,打算出国留学的同学不下10个,有的从高二就开始准备,现在手续都办得差不多了。也有人在高考前夕逃避‘黑色六月’,选择出国。即使目前准备高考的同学,他们的父母也在观望中,一旦情况不妙,就可能走出国这条路。”
曾在海外留学多年的李少阳博士说,每年,中国数百万考生的命运系于一次高考的结果。在教育发达的国家,一年至少可以考两次,每次考试成绩两年内有效,一些国家还由各省、州或大学自主考试并将考期错开,这就不会出现一次考试定终身的情况。
专家:年龄太小不宜留洋
尽管目前想送孩子出国的家长不少,但多数被访家长确实感到有些不放心。令他们担心的问题主要有:人身安全;难以融入异地的文化环境,因沟通不够形成孤僻性格;生活不能自理;学习上有障碍;花钱如流水和互相攀比;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而堕落;影响父母与子女的感情等。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徐玉珍老师认为,未成年孩子不适宜出国,因为他们无论心理还是生理都不成熟,需要有父母进行引导关注。尤其是初中到高中阶段,是个人成长的所谓“危险期”。因为这是一个人情趣、心理特征的形成阶段,对人的心理、性格有重大的影响。南开大学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袁辛老师则认为,一个低龄的孩子,对母语文化的了解需要日积月累,需要积淀,小时候没有体验,容易导致母语文化的缺失,到国外学几年再回来,两种文化都半生不熟也不见得是好事。
本文章关键词:低龄,龄留,留学,学:,:远,远大,大前,前程,程还,还是,是黑,黑色,色陷,陷阱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