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未成年的少年,突然被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他身上某些平时被忽视的、并不明显的素质就会凸现出来,比如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心理因素等等。相比之下,智力的高低倒是次要的了。国内的父母常常专注于对孩子智力因素的培养,只要学习好,其他都可以pass过去。正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偏颇、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与放纵,使得孩子在走出国门后顿感举步维艰。这与其说是孩子的问题,不如说是家长的问题。因为他们没有把“非智力因素”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殊不知,有时它比智力因素重要得多,它在许多方面影响、制约着智力因素的发挥。良性的“非智力因素”包括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合群而乐于助人的性格,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合乎逻辑、理性而冷静的思维方式,坚持不懈地做好日常小事及有条不紊的学习习惯等等。这些品质的养成,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不能等到了国外像外语一样“速成”。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出国,身心健康远比学业重要,送子出国之前,家长不妨理智地想一想:“我的孩子能行吗?”
自理是第一位的
自理是第一位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从幼年起就该养成的习惯。然而有些孩子在这方面直到上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还不能“达标”。有些留学生不会蒸米饭、不会缝扣子,与房东生活在一起从不主动洗碗、换洗的衣服扔得房间里到处都是、洗过澡后不收拾浴室、总是等着别人为他端茶递水,没有想过为别人服务一次——他们在国外依然当着“小皇帝”,因此很难与人相处,成为不受欢迎的人。这是因为很多家长从小就没有教给孩子如何“独立”,剥夺了孩子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包办、保护、抱着中长大,离开了拐棍走不了路。所以,有意让孩子出去读书的家长,一定要扪心自问:“我的孩子一个人生活有问题吗?”并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管好自己,培养较高的个人素养,这样的人才培养才有实际的意义。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学关,关注,注:,:出,出国,国留,留学,学要,要具,具备,备四,四大,大素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