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儿童创意平台酷笔乐(KooBits)创办人之一韩晓燕,15岁单枪匹马从北京到新加坡求学。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念大二时,这名酷爱街舞的学生和一名钻研机器人的教授、一名编写软件的博士“桃园三结义”,注册了一家公司。
三人各自拿出看家本领,联手设计了一个教人跳街舞的机器人软件,可是新产品拿到市场上卖却失败,至今未回本。三人没气馁,吸取经验,继续研发新产品。他们后来研发了能让小学生创作、出版电子书的创意平台酷笔乐。
酷笔乐在研发和行销过程跌跌撞撞,过程曲折,但有一点显示这产品正迈向成功——韩晓燕的公司Personal e-Motion,在目前的经济寒冬中还在请人,本月底将到苏州建立外资公司,成立新据点。
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长李文献医生前天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该部门预算时,提到了韩晓燕和他的产品酷笔乐,并以韩晓燕的创业故事为例,说明新加坡正在努力发展互动与数码媒体(IDM)业。
李文献指出,新加坡过去两年已在这一领域吸引超过2亿元投资,造就了800份新工作。
《联合早报》联络上28岁的韩晓燕,了解他如何与新加坡结缘,聆听他那曲折的创业故事。
200个英文单词闯新加坡 两年后O水准拿9科A
1996年夏天,当时在北京十四中学念完初中三的韩晓燕突然被学校推荐去接受一项面试。原来华侨中学、南洋女中和一些新加坡教育部官员当时正在北京招揽优秀生,准备发奖学金,让他们到新加坡求学。
韩晓燕来自北京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在交通部工作,他是家中独生子。
他最初只想试试运气。可是看了面试者所播放的录象带后却改变想法,决定努力争取。当时应征者上百人,要经过几轮面试和笔试,北京方面最终只录取九人,韩晓燕是其中一人。
被录取后他反而紧张起来,开始有压力,因为要在两年后以英文考O水准会考,成绩不好会被送回国。但他决心“赌一把”,父母也很支持他出去闯一闯,他们也是15岁便离开家门的。
初到狮城,日子最苦。当时他只懂得200个英文单词,必须在三个月内掌握好英文,否则听不懂上课内容。那时宿舍里的中国学生都在比早斗晚,每天清晨6时起床,一天背40个单词,学习太忙了,根本顾不上想家。
两年后,他在O水准会考拿下9科A,顺利上华初,还加入学生理事会,这对提高他的英文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
A水准会考后,他考进英国剑桥大学,但因担心庞大的学费和日后要负债,改为申请教育部颁发给中国学生的奖学金,留在国大念工程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章关键词:北京,京学,学生,生赴,赴新,新加,加坡,坡十,十三,三年,年 , 数,数码,码媒,媒体,体行,行业,业崭,崭露,露头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