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自资课程至少有七个课程设了两种学费,非本地生学费高出一成到五成,差额最多达3.78万元。有非本地生团体表示,明白大学有自主权决定学费,对于两种学费只有无奈接受。
香港《文汇报》消息,由于自负盈亏课程不含政府资助,并已收取成本,现在香港各大院校差不多所有的自资课程,无论学生是否本地生,均会划一学费,唯独港大与此不同,设置了两种收费。
港大数据显示,07/08学年有六个硕士及一个深造文凭课程,非本地生需要付出“比较贵”的学费,金额比本地生普遍高出一至二成,其中新闻学硕士课程的非本地生更贵达五成,以今学年计折实差额最多达3.7万元。而除此数个课程外,港大其余自资课程均划一收费,“一校两制”情况明显存在。
港大教务长韦永庚解释,教资会曾经要求院校为非本地生订出一个最低收费,那时的水平该是6万元,但本地生却无限制,可以较低;一般来说随着课程加费,本地生亦会超过6万元,两者应会看齐。
不过,有关解释并不适用于所有两种学费课程,港大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主任陈婉盈表示,新闻学硕士课程开设初期亦是收取划一学费,近数年始改为参考美国做法,非本地生收取较贵学费,“他们没有在本地纳税,负担多些也正常。”
该课程以国际定位,香港、大陆及国际学生约各占1/3,非本地生学费即使较高,折合亦只是约1.5万美元,仍较外国同等水平的课程低一半,并不影响收生竞争力,如果学生有经济困难,学校每年有百万元的奖助学金可以提供。
陈婉盈还举例说,数年前当课程仍划一收费时,曾经有美国学生获奖学金来港,金额近20万港元,扣除学费后仍有10多万可作生活费,让其可租住“豪宅”,情况并不合理。
大陆毕业生联谊会执行副主席李欢表示,大学自资课程有权自订学费,以市场制度运作无可厚非,而非本地生的角色被动,纵使学费较高,觉得不公平亦只有无奈接受。希望大学能了解非本地生的特别需要,在课程收费较高时也要提供相应的增值,例如就业支持及生活指导方面,“同学来香港都是希望有所发展;如果付出多50%学费,得到的只与本地生一样,觉得不值也很自然。”
本文章关键词:香港,港大,大学,学一,一校,校两,两费,费非,非本,本地,地生,生学,学费,费高,高出,出五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