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免费留学评估表 收藏114留学网
留学首页 | 留学预科 | 留学动态 | 美国留学预科 | 英国留学预科 | 北京留学预科 | 出国必读 | 留学政策 | 留学生活 | 热门专业 | 海外精彩 | 海外名校 | 带薪实习
 
 
您现在的位置: 留学预科网 >> 出国留学 >> 留学动态 >> 正文

大学教育应无国界 大学合作促进世界多元理解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3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国际化已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开展国际合作,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加快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也是将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建设成世界优秀大学必不可少的一步。国际化可以扩大大学教育和科研内容的全球化视野,拓展和利用人才与学术空间。

  在11月7日召开的北京论坛(2008)研究型大学圆桌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大洲的40多位高校领导者,就以“国际合作与大学发展”为主题展开了讨论,力图推进大学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共享。

  学生、教师“走出去”

  本国的学生“走出去”,外国的学生“走进来”。世界高校间学生交换和互访的方式是最基本的国际合作方式之一。几位大学校长的介绍也表明了这种形式的普遍性。

  以北京论坛主办方之一的北京大学为例,近年来,北京大学与耶鲁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佐治亚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让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学生都有机会“走出去”。这样做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感受并理解文化差异,对学生理解世界、理解未来都将起到有益的作用”,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说,北大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等学生组织,也通过开展互访、组织国际会议等活动,增加了国际间学生的沟通和理解。

  除了学生层面的交流,北大在教师招聘、培训方面,也非常看重国际经验。越来越多受过系统教育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补充到北大的教师队伍中来,带来了先进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互访学者项目还“让教师们在执教初期出国充电,回国后把新的理念带回北大,促进了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

  国际合作是大学加强自身学术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增强了大学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也为大学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竞争中胜出加上了一块砝码,这种竞争也包括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

  然而,来自法国的菲利普·迪布瓦(PhilippeDubois)教授对这种竞争表现出了担忧。“不应过分鼓励大学竞争,”他说,“现在的大学排名就是不好的现象,大学发展重在合作。”来自泰国曼谷的教授也表达了同样的“合作”观点,她认为,不断减少的资金,要求大学间优先配置科研领域和资源,减少重复研究,同时,也有利于推进科研进程。

  存在着不对等的流动

  大学教育理应无国界,大学之间开展国际合作的好处也以达成共识。然而,目前的国际合作实践表明,无论在交换学生的方式、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等政策方面,还是对大学间如何取长补短、平等交流等方面,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当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国际经验,越来越多的教职员工有了国际视野后,我们有必要探寻,一浪高过一浪的“留学潮”,究竟来自何方,又涌向了哪里。

 
 “目前还是单向的学生流动。”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校长保罗·约翰逊(PaulJohnson)概括了世界留学潮的方向。实际上,“是来自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学生,在过去20年里的不断增加,推动了大学的国际化。”而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学生出国留学的比例很小。显然,从经济角度讲,这也不是互惠的活动。

  就拉筹伯大学而言,学校一直在鼓励学生参加更多的交流项目,比如与北京大学的交换学生项目,但这些项目的影响力有限,学生出国留学或交换的意愿仍然很低。

  因此怎样提高亚洲等国家的大学对欧美澳学生的吸引力,就成为未来大学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之一。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去其他国家留学?是留学机会不足、成本太高,还是其他原因呢?

  虽然得出确切的原因还需要认真分析,但至少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学分制度太严格”———学生交换回国后,在其他国家修得的学分得不到本国的承认。

  约翰逊校长透露,目前欧盟正在商议制定包括“统一学分制”在内的共同的学术条约,希望能够建立新的学分机制,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国际性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另外,我们也要认识到,学生的国际化只是大学国际性能力的一小部分,真正应该重视并提高的是大学人力资源的国际性流动。目前,从澳大利亚的情况看,教职员工跨国流动的规模很小,高校教师大部分都是本国人,外国教师的比例要远远少于跨国公司和机构。“虽然每年都去其他国家招收留学生,但还没有机会去国外招聘教师。”

  大学合作促进“世界多元理解”

  在国际大学间日益密切的人员交换、项目合作的现象背后,我们不禁要问:全球化时代大学合作的更深层目的是什么?因为,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价值导向,也可能指向着人类不同的未来。

  在北大校长许智宏看来,北京大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门类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一所大学,在推动世界多元理解与和谐共处的进程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还有很多大学,对这种促进“世界多元理解”方面的责任,认识地并不透彻,在国际合作上只表现出“不断开放、加强交往”的表面做法。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人,都是从幼年时开始学习文化、学习知识,并慢慢传承下来。因此,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是伟大的,摧毁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对人类的犯罪。”印度尼赫鲁大学校长亚什帕(YashPal),一位白发垂肩的长者,以满含感情的话语,阐述了大学在促进人类相互理解、共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学生们不能理解文化差异,就不能进行真正的交流。”大学不仅要重视学术研究与创新,更要思考如何正确地保护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并教会学生真正地理解文明的含义。

  促进文明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是大学的责任。正如亚什帕校长所说的:“我们需要一个包容性的世界。这要通过人类社会的集体努力来实现,没有人能够逃避责任。大学,要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承担起责任。”

  促进文明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是学者的责任。许智宏用北京论坛的宗旨作出了说明:“各国学者相互尊重、友好交流、扩大共识”,“不同文化间增进了解、相互借鉴,从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推动人类文明和谐发展和共同进步”。

  促进文明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更是全人类的责任。胡锦涛主席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是最简明的概括:我们“应该弘扬平等、开放、包容的精神,提倡不同文明和谐共处、互相学习,共同为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做出贡献”。

  在本次大学校长圆桌会议上,我们有幸听到了来自非洲大学的校长的声音。他们的话,真切地传递出非洲大学教育意识的复苏。

  唯一一位受邀作大会发言的非洲校长来自塞内加尔,他介绍了本校的设施、课程以及学生交换等情况。而第一次受邀参会的尼日利亚大学校长,则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北京论坛的期待。除了“希望以后的校长圆桌会议上增加非洲校长的发言名额”外,他还表达了“要合作,也要承诺”的期许。针对学校之间虽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因内部原因而无法执行的情况,他希望国际上能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帮助那些经验尚不丰富的大学。

  无论是进一步扩大大学间的人员往来,还是加强项目合作,无论是解决目前世界留学潮的单一指向问题,还是探讨大学对于人类文明的理解与沟通作用,最终都要依靠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大学共同的、均衡的发展来实现。各大学发展时间和水平不同,因此更需要互相帮助,不断加强多方面合作,充分发挥大学在推动各文明相互理解和沟通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样,人类的下一代便有望在更好地理解世界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包容的心态积极而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大学校长们的共识。

  正如大会主席IanChubb教授所说:“我们努力建设的大学是以未来的研究,尤其是未来孩子们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为目标而奋斗。我们要为下一代们准备知识与环境,让他们能够比我们更快更好地了解怎样看待问题与解决问题。”这也正是研究型大学校长会议的目标所在。

  新闻背景

  11月7日,第五届北京论坛(2008)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拉开帷幕。鉴于近年来全球化对大学教育的重要影响,本届论坛设立了大学校长圆桌会议,围绕“国际合作与大学发展”的主题,来自世界各大洲的40多位高校领导者,深入交流了国际合作对大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实现途径等问题,指出了当前大学间国际合作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面临众多的竞争和挑战,国际大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世界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在不同国家的大学间实现交流合作、通过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来提升大学自身的创新能力是各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都很关心的问题。

本文章关键词:大学,学教,教育,育应,应无,无国,国界,界 , 大,大学,学合,合作,作促,促进,进世,世界,界多,多元,元理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


上一篇: 数十中国留学生涉嫌造假被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开除
数十名中国留学生因为涉嫌伪造留学申请文件,被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开除。  据此间媒体十二日报道,共有五十名学生被开除,其中四十九人来自中国大陆、一人来自台湾,大部分人于今年九月入读纽卡斯尔大学商学院。 …

下一篇:留学中介为涉嫌造假“喊冤” 吁学生提高诚信度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新近开除了数十名涉嫌伪造留学申请文件的中国留学生。校方质疑中国国内留学中介机构可能代替留学生提交伪证,使学生成为受害者。十三日,中国国内多家留学中介机构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为自己“…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114留学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114留学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114留学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114留学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出国留学工具箱
 
 
 
相关留学新闻
 
网站导航
出国留学项目
    尚无数据
国内留学预科名校
    尚无数据
 
友情链接

留学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6767-050 010-59795021 项目合作:13552002836

114留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67369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