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09年第6次新闻发布会
介绍2008年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总体情况及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情况
时 间:2009年3月25日15:00
地 点: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
主持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
发布人: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刘京辉
内 容:介绍2008年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总体情况及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情况
续梅: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时隔一周以后,我们又和大家见面了。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发布会,这也是教育部今年的第六次新闻发布会。
今天发布会和以往有一点不一样,因为我们以前几次发布会主要是介绍教育内部的改革和发展情况,这次的主题是介绍教育的对外开放,以及我国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情况。我想这个话题也是记者朋友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
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两位教育部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一位是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女士,另一位是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刘京辉女士,请她们为大家做相关的介绍,并且回答记者的提问。首先请张司长为大家介绍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以及出国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情况。

张秀琴: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在这春意盎然的美好季节,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与交流,首先我代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对光临本次发布会的朋友们表示欢迎,同时也对大家长期以来关注中国的教育对外开放并给予我们的支持以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就两个问题跟大家做一个交流,首先谈谈教育对外开放的总体情况,二是就2008年出国和来华留学的工作情况和大家做交流。
首先介绍一下教育对外开放的总体情况。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总体发展良好,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日益多元,内涵不断深化,质量稳步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入,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向国外学习和借鉴经验的单向需求,逐步转向双向需求合作共赢。世界各国对中国教育合作的需求也从学习语言转向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更加多元化和愈加深入的层面上。
二是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形成了“大国是重点,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国际组织是重要舞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分步骤的官民并举、双边多边互动的开放的大格局。
三是制度化、机制化进程持续推进。迄今为止,我们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与交流的关系,设立了18个双边教育高层工作磋商机制,构建了若干双边及区域性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签署并尚在执行的教育合作协议达154个,正在实施的政府间合作的教育项目共有77项。另外,我们还与3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的协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等40多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的合作项目。
四是学生交流渠道畅通,数量稳步增长。目前,中国留学生在各国留学生中的比例都名列前茅,受到世界各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欢迎。同时,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留学目的国,也受到了海外留学生的普遍青睐。来华留学人数一直持续稳步增长。
五是汉语国际推广取得新突破,“汉语热”不断升温。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在7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05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作为世界了解中国、与中国交往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
六是涉外政策法规和监管机制不断完善,中外合作办学与高等学校境外办学稳步发展。为确保人民群众利益,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健康有序发展,教育部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涉外活动的监管力度。《中外合作举办教育考试暂行管理办法》、《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教育涉外法规先后出台,涉外办学不断规范。到目前为止,依法获得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经达到1100多个。同时,国内高校也积极地“走出去”,到2008年12月,全国24所高等学校共设立海外分校或举办境外办学项目达到42个。
出国留学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