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位记者朋友在第一时间就问我能否针对最近两天发生的中国首例猪流感案例做个评论,我觉得本人即非医生又非海关官员,大可不必浪费笔墨。结果他们告诉我这位学生亦是留美学子,在密苏里大学就读,不料回国探亲,下机后感到不适,到医院检查后就发现感染了人人谈之变色的流感。
可是要我说什么呢?痛斥这位学生应该留在美国而不应把中国卷入这场肆虐全球的流感风暴吗?或是指责留学美国的同学们大多趋利赶势,既知道自己染病的情况下仍要回过就医,因为国内医疗“便宜”?还是就因此建议大家都呆在国内不要去美国了,因为那即有金融危机又有猪流感?我实在想不出来,可是便胡说几句,大家见笑了。
首头,我要开宗明义地讲明了,做任何事都不可因噎废食,鼠目寸光。难道求学道路上有挫折与困难就要放弃?这其实和另一个论题一样,我们中国社会要进行不仅仅是经济而且是社会文化方面的改革,过程中必定将要遇到的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是有谁敢说你就不必冒险改革了?这个世界没有万能的先知与通灵的大贤,我们应该冷静地分析与思考,既不要盲目的跳火坑,也不要裹足不前,否则被时代淘汰。这里我举个例子,我是2001年8月23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清楚的记得9月11那天是一个星期二,我读了一夜的书,头脑昏沉就一大早到了教室,不想课程取消了,因为有人开着飞机撞到了世贸大厦双子楼。好家伙,我当时连手机都还没配好,行李箱都还没打开,和朋友们去Downtown看看世贸大厦的路上,有人开玩笑谈,早知如此就不来念书了,趁现在行李还没打开要不大家撤吧?当时哈哈一笑,心里也不免一沉。但是我和大家都没走,反倒在纽约一呆就是好多年。我在想,学习是我的目标,难道几个恐怖分子就把我给吓到了?其实我担心更多的是每天繁重的阅读,写作与马上要来的博士资格考试,那些在天上若隐若现的恐怖天使我倒是很少关心。很简单,难道路上有车祸我就不出门了?难道有人食物中毒我就不吃饭了?小心点便是了,这又不是彗星撞地球,没必要大惊小怪。
猪流感的确可怕,但美国的校园即使没有猪流感也一样“危机四伏”啊。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吓吓大家。又一次我们三个同学一起到Georgetown大学去参加会议,冷不丁有校警冲进来大叫“evacuation”,因为有Bomb Threat。顿时大乱,作鸟兽散,后来知道又是恶作剧。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去过的几个学校如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都闹过类似的时间,搞得人啼笑皆非,到了最后我都烦了,几乎渴望那一声巨响的轰鸣,结果我毕业了,工作了,回国了,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另一件事情也是扣人心弦,让大家高度关注,即校园枪击案。在美国这些年几乎年年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每一次都是离我居住的纽约越来越近,想起来就哭笑不得。先是在威斯康辛州猎人枪击案,还有普渡大学附近的杀人和枪击,然后是费城,然后是VIRGINIA TECH学生枪击,然后是新泽西的高中,别的我不知道的还有。在美国这么一个允许私人拥有枪支,枪支管理较为松散的社会,连总统都是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忠实成员,出现一两个SOCIALPATH向社会报复是很正常的。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建国以来就允许公民拥有枪支(BEAR ARMS),这虽然不是宪法里明明白白写的,但是宪法里的允许武装民兵的条款和根据于此的案例法却引申出了这一权利。每年都有人抗议,但是至今无人能在法理上撼动其牢固的根基。那么说来,是不是因为美国佬都有枪,而且有枪击案,我们干脆别去凑热闹了去那里留学了?我觉得这个问题出发点就错了,首先你决定留学绝不会从这个角度出发,而更多的是你自己知识,职业和发展的考虑。那么既然考虑留学了,你应该问的是,在美国这么一个允许枪支的国家,我们留学生如何才能更好的保证人身安全?还是那个道理,不能因为马路上有车祸,我就足不出户了,而是应该更多考虑出门后的交通安全。现在既然考虑留学,要去回报价值最高的国家,就应该考虑更实际的问题,而不是整天忧心匆匆,杞人忧天了。
另外,我再多说几句,这位姓包的同学在感到不舒服之后,能主动的到医院检查就诊,也是我觉得现在疫情能得到有效监控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这不排除猪流感来势汹汹,人人自危,包同学感到必须求助于医院力量否则就得不到救治的因素,但是我不禁在想,若是我或其他人,在发现自己咽痛,头晕,流涕的情况下会不会一笑了之不置可否,随便吃几片感冒药了事?如果这样的话,事情就麻烦大了,和我有接触的人群数量可能会更大,疫情在我们国家将更难以监控,现在就不是这个状况。这里,不管怎样,我觉得应该表扬这位包同学,谢谢他在感到不适的第一时间及时报告相关机构和积极配合医疗人员。可能大家会觉得我矫情和做作,但是,我要说的是,基本上,在美国留学和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同学,大多能体会到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自律性,那么潜移默化,是否对自己的举止言行和素养都有影响?我不敢说自己和包同学属于受到好的影响的那些留美学生,也绝不是说非得去美国才具有更好的判断力,但是我身边的很多人,他们至少在分辨和认清美国社会的好影响和坏影响,媒体的真伪善恶,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与融合上都逐渐具备了更好的判断。我希望包同学在做出这个正确的决定时,他是具有这样的分辨力与判断力的。
如果说,有人问我们留学美国最获得什么收获,我觉得,即使最后没拿到学位,仅仅感受和学到了这个分辨力与判断力,在重要时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那么说也是值了。
作者介绍:
张旭:留美硕博研究生申请,择校择专业,文书写作,就业规划。
著名GRE教师和留学指导专家,在美国学习和工作多年;2001年赴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查尔斯·提利(Charles Tilly)教授,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随后进入法学院攻读,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纽约和香港著名律师事务所工作,是纽约州执业律师。张旭老师1999年开始GRE教学工作,拥有多年美国留学指导与名校文书写作经验。自2000年起,张旭老师多次举办有关留学知识与文书写作方面的讲座,对美国大学在学术研究、专业设置、教授专长方面都有独到和精准的见解。目前,张旭老师编著的“美国留学专业与就业研究”及“美国各大学专业与名教授介绍”两本著作正在准备出版。张旭老师曾为逾百位名校留学学生进行专业咨询及高端文书写作指导,并亲拟文书资料,进行硕博、本科各类名校的申请,正可谓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本文章关键词:流感,留学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