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以商科居多,毕业后的前景大多是高薪行业。然而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批金领行业的人才开始分流,多数人选择归国发展,当然,也有选择在美“回炉”深造的,李俊就是选择后者中的一个。
读博士应早作准备
李俊在得州大学学的是商科。眼看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他决定在象牙塔里继续学几年,避避风头。
为了方便起见,李俊决定申请自己的学校和自己学的这个专业,这样他省去了很多麻烦。如果申请其它学校,就需要先考试,再提交申请材料,然后等结果。由于是本学校本专业,导师也都熟悉,所以只要提交申请材料,没过多久他就被录取了。
同样读博,有的要考试,有的却不要,这样是不是不公平呢?
李俊说:“其实也不是,因为考试本身就不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学校还是会从多方面综合考虑的。”
这里所说的多方面主要是指平时绩点、工作经验和研究能力等。平时绩点,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学生一贯的成绩都要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工作经验主要是看实习时的表现。研究能力的标准很难一概而论,有些学校会看学生发了哪些文章,发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这三项都不是一时一刻能够准备好的,所以从开始读研时就要准备了。
李俊总结自己的申请经验说:“我倒是没发表过什么论文,不过这几年我通过了CFA(注册金融分析师)的考试,而且我申请的是本校,这些教授的课我都上过,那时成绩还都不错。这样我就省去了很多麻烦。”
申请材料有讲究
递交申请材料时,一定别忘了要附上几封推荐信。推荐信最少也要两封。一封是实习或工作时的雇主写的,另一封是读研时的教授写的。如果想在推荐信上得分,别忘了请雇主和教授多说点好话,多写点自己做的好事情。“其实大家应该都会这么做的,这本来就是人之常情。”李俊说。
有了推荐信以后,接下来就是要准备申请材料了。一般来说准备这个东西要花不少时间。
申请材料里首先是要有各项考试成绩,其次是学位证,然后就是要简短地回答一些问题,每个问题的回答以一页纸为限。这些简短的问题,是打动校方和老师的关键。问题通常包括: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为什么要读博士?在读博士期间想研究哪些问题?
“很多人其实是因为工作不好找,才萌生了读博士的念头,但是这种大实话绝不能写。”李俊说。
为什么要读博士这个问题不妨回答得高调一点。李俊说他自己回答这个问题的中心思想就是,先叙述了自己在学术上的理想,然后赞扬一下学校在这个专业上的成就,最后说明自己是很合适读这个专业的。
现在,李俊只需要等待正式开学,然后分配导师了。
个人印象是关键
在申博的整个过程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标准,重要的是能否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如果学生给导师的印象深刻,他们甚至会主动打电话来约面试的时间,会主动了解这个学生想选择的方向和兴趣爱好。
李俊说,如果哪个教授决定要你,那么平时绩点、工作经验或者研究能力都不重要了。
这时候作为中国人的李俊就有了一些优势。研究生本来就是小班教学,黄皮肤的人就更少了。
“我上这些导师课的成绩一向不错,所以很容易给导师留下好印象。”李俊说。
此外,导师和雇主的推荐信里个人印象也是很重要的。
外国人很看重这些个人印象,因为在这里面,不仅仅有个人的工作成绩,还包含了待人接物的能力等对一个学习人的综合评价。在这面前,有时候成绩并不是很重要的东西。(作者 卜微沛)
本文章关键词:在美,美“,“申,申博,博”,”中,中国,国人,人有,有优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