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某网21日一篇题为《中国成人才流失最大国,百万精英滞留海外》的文章中的一组令人揪心的数据: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此前一篇报道称,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2年底,中国已有超过58万人出国留学(不包括公私出国经商和旅游的中国人),其中公派留学生为6万多人,目前共有15万多人回国工作(其中公派生为5万多人),另外16万多人毕业后在国外就业,约27万人正在海外就读。那么,就这个数字来说,我国留学人员流失比例达到了近50%。
“这几年留学人数激增,今年有可能突破30万人。截至2008年,中国已经派出接近140万留学生,居世界之最。目前,我估计留学生累积总数达到了150万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耀辉指出,“去年的数据显示,归国留学人员却只有39万,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已经超过百万,无论数量还是比例都是世界罕见。”
2007年,被美国高校研究生院录取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居世界各国留学生之首。中国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高科技人才供应国。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称,当时中国出生而移居美国的博士约62500人。截至2006年,中国公立研究机构博士总数才不过18493人。
中国社科院《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中承认: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于首位。
看了以上的数字,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为发达国家培养人才。前几年数据显示,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高科技专业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京大学这一比例为76%。
一个国家的发达与否取决于人才,人才立国这是人所共知的。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曾经多次呼吁留学生学成回国报效祖国,然而,这种呼吁至今并没有起到多少效果。
原因何在?有数据显示,当教育经费占GDP5%以上、研究开发经费占1.9%以上、科学家工程师人均研究开发经费6万美元以上、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每百万人口有1500人以上时,归国的海外人才会大幅增加。其实,这仅仅只是一方面。最最重要的是国家对确有真才实学的国内大学毕业生和海外留学生是不是做到了人尽其才,给他们提供了可以施展其才华的公平竞争机会。然而,我们的用人机制却一直不尽人意。过去有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现在,已被演绎成:“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个好爸爸,就是权力和人脉。
据《南方都市报》7月15日报道,最近,针对大学生就业难,曾任省司法厅副厅长、巡视员的曾添贵建议广东省里出台几条刚性措施,作为临时措施,可参照上世纪80年代“谁家的孩子谁家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对本单位职工子女中的大专毕业生,优先作临时合同工安置。与其让党政机关子弟优先就业,倒不如直接世袭。
本文章关键词:时评,评:,:别,别给,给留,留学,学生,生不,不回,回国,国扣,扣上,上不,不爱,爱国,国的,的大,大帽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