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08年报考美国高考的中国高中生超过1万人,报考英国高考的考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而今年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欧美高校由于经费困难纷纷主动出击,巡回招生,声势浩大。“不单是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特别是新一届政府也鼓励这样做。奥巴马就是留学生的后代,他们给美国带来一个新总统。”张国华说。
他们目标是做“世界公民”
如果向前追溯,这股高中生留学潮,最早是由“顶层一批人”引领的。“他们希望孩子从小就在国外贵族学校读书,他们以后的圈子就是这样一批人,可以说,他们的目标就是做世界公民。”
“本科出去或者研究生出去读书,思维方式其实很难融入西方主流社会。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很多家长做生意,也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懂得国际交易规则,拓宽就业范围。”李朱说,“这样一批人懂得全球化,将来会充当中国和世界的桥梁。”
“洋高考”紧盯的对象,不仅是国内教育体制下的“尖子生”,还有综合素质全面的通才。
也难怪有评论对此表示担忧:“消耗大量公众资源培养的优质学生选择加盟国外名校,势必导致国内大学生源质量下降。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由于顶尖学生的流失,国内高校的学术科研极有可能受很大影响。这种情况下国内大学的竞争力会进一步削弱,反过来又导致对高中生吸引力不足。如此恶性循环,国内大学发展前景是堪忧的。”
来华留学生也在增加
“留学,其实是中国人在表达自身向外求发展求生存空间的意愿。即使孩子在高中阶段出国留学,能够更好地融入西方生活氛围,孩子的根也在中国,而不会‘连根拔起’。”李朱对人才回流很有信心,“中国的机会多,而人才总是趋向机会的。如果有一天中国实力超过美国,留学生就会回流。”
对于人才这种宝贵的资源,“实际上全世界都在竞争,这种竞争是双向的、多方面的。”张国华说。仅2008年一年,全国出国留学人数就达17.98万人,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去年来华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20万人,其中学历留学生的比重持续上升。
“对高中生留学,没必要进行价值判断,这不是坏事。留学生越来越多,其实也是高校竞争加剧的信号。只有开放才能促进变革。关起门来是不可能发展的。留学生会不会回国?有市场就有吸引力,人才会作出自己的选择,不用操心。更多人出去,不是坏事,海外华人越来越多,对中国的好处也就越来越大。”杨东平说。
李朱还给小留学生建议。他说:“留学生的年龄会越来越小,这是有可能的,但适合不适合在国外发展,最后还是要看个人。广东学生的家长很实际,也很理性,不会跟风,掌握的信息很多。孩子在出国前要做多方面评估,包括心理和学习能力等。”
本文章关键词:弃考,考留,留学,学是,是教,教育,育资,资源,源流,流失,失还,还是,是全,全球,球化,化趋,趋势,势?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