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金融危机,哈佛固执僵化
没人知道谁应为哈佛的问题负责,也没人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相互指责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负责管理哈佛捐款基金的哈佛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位高层告诉我,“这是领导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没错,在过去的5年里,领导层相信大学的捐赠将以两位数的速度永远增长。如果哈佛是一家上市公司,这些人可能早就被解雇了。
曾几何时,2008年6月30日结束的财政年度,哈佛大学的捐赠为369亿美元,远远高于1990年的48亿美元。没有哪家大学的捐赠基金可与之匹配。排名第二的耶鲁大学当年所获的捐赠只有229亿美元。斯坦福只有172亿美元,还不足哈佛的一半。
大衰退随后而来。在2008年下半年,哈佛的捐款就崩溃了。去年12月,哈佛校长福斯特致信各学院院长,他表示,从7月到10月,哈佛已失去了80亿美元的捐赠,占总数的22%。自1974年哈佛的捐款曾一度缩水12.2%以来,哈佛每年所获的捐款再未经历如此大的缩水。福斯特表示,接下去可能还会更糟,要做好缩水到30%的准备。
如果哈佛是个面临着流动性资产危机的企业,它就会做出激烈得多的动作,如解雇部分高级雇员,关闭一些部门,出售房地产等。但是,哈佛和大多数其他一流大学一样固执僵化。“这些学校无力快速削减开支。”一位对冲基金经理这样解释道。不断缩小的捐赠要跟上大学臃肿而僵化的开销是不可能的,这位经理总结道“他们彻底完了。”
以下是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哈佛的对危机的反应:2008年秋季,哈佛资产管理公司试图出售约150亿美元的被卡在阿波罗投资基金六号和拜恩基金九号中的私人股权投资组合。拍卖计划失败了,没人愿意付那么多钱。
去年12月,该大学出售了25亿美元的债券,债务总额增加到60多亿美元。一般人都不会选择这样一个糟糕的时间来抛售债券,2008年12月正是信贷市场停滞的时候。利率掉期给哈佛造成了约10亿美元的损失。这是个惊人的数字:10亿美元,约是大学全年预算的1/3。哈佛既不愿低价出售其资产,又需要现金去堵这个大洞,似乎已没有别的选择。
这些掉期,是由前校长萨默斯所启动的。金融媒体认为萨默斯应为利率掉期危机负责,尽管事实上他已于2006年离开哈佛,那时利率还未下跌。
在捐赠只占哈佛日常运转的一小部分的时代,捐赠的缩减虽然不幸,但并不致命。然而近年来,捐赠已成为大学发展的发动机。2008年,12亿美元的捐款就占了大学的总收入的1/3以上,20年前的这一数字只有16%。
在日子好过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捐赠款会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大笔大笔的捐款来得迅速而轻松,很容易让人上瘾。大学投资也变得日益疯狂。
工资福利是哈佛各项开支中最大的一笔,占了预算的近一半。去年一年,该项开支就上涨了7.5%。今天,哈佛教授的平均年薪为19.26万美元,这还没算上福利在内。这也是全美最高的教职收入(耶鲁为17.47万,加州大学伯克利为14.35万)。哈佛对学生的财政支持也很慷慨,过去10年,给学生的补助翻了3倍,从1.25亿涨到了3.38亿。
对于大学投资,哈佛变得唯利是图
杰克·梅尔,自1990到2005年间执掌哈佛资产管理公司。他管理捐赠的方法改变了整个高教界。
梅尔是一个先驱。有人说他大胆,有人说他轻率。他并不遵循传统的35/65投资法(其中65%投资于股票,35%投资债券)。梅尔和他的团队几乎将哈佛的资金投到任何一个领域:私人股权、房地产、石油、天然气、固定收益套利、林地、对冲基金、高科技初创企业、外国股票、信贷违约掉期、利率掉期、交叉货币掉期、商品、风险资本基金,甚至垃圾债券。哈佛的投资组合让人眼花缭乱。
长期以来,梅尔的大胆策略都卓有成效。从1990年到2008年的财政年度,哈佛的捐赠的年增长率为14.3%。这无疑是个炫目的业绩。长期的高效业绩其实并不是故事的全部。事实上在大约2000年,哈佛资产管理公司,和大学本身一样,就已经迷失了方向。
在梅尔的管理下,公司以业绩提成来激励员工,通常情况下,他们可以提成10%。捐款越大,他们所获的激励奖金也就越多。资产管理公司人员赚的比任何大学的高管或教授都多。
关于资产管理公司员工提成的抱怨开始增多,渐渐像雪崩或泥石流那样。到2000年初,有员工竟1年能挣到4000万美元。终于,在2003年,7名哈佛校友写了一封强烈抗议书给校长萨默斯,公开声明哈佛资产管理公司员工的提成是“下流”的。
在其他美国大学,大学投资被视为一种公共服务。哈佛的大胆行为深受社会的怀疑。“哈佛变得唯利是图”,另一私立大学的首席投资官如是说。
在梅尔的管理下,赚钱成了哈佛资产管理公司的唯一目标。位于波士顿市中心的现代摩天大厦,远离哈佛保守的校园,哈佛资产管理公司就像一个典型的华尔街交易大厅。其投资组合经理人按华尔街的规矩行事其实也并不令人感到惊讶。
梅尔还有其他的压力。自2001年著名经济学家、曾在克林顿政府担任过财长的萨默斯成为哈佛大学校长以来,他一直对梅尔的投资战略表示怀疑。这对一向特立独行的梅尔来说是一种侮辱。
到2005年,在领导哈佛资产管理公司15年后,梅尔受够了关于员工提成的诘难,又不能获得萨默斯的信任,他选择离开,同时还带走很多优秀人才,约30名投资组合经理和交易员,以及首席风险官,首席运营官,首席技术官随他而去。
经过将近一年时间,哈佛资产管理公司才找到能代替梅尔的临时经理,这位临时经理被动地在股票、债券和商品上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以期能赶上梅尔的业绩。真正的问题是时机:梅尔离开时正是冲基金狂热的高峰期。在精英随梅尔离去,临时经理在没有特定的投资策略情况下,愚蠢地将巨资投到了最热门和最诱人的对冲基金。投资变成了灾难。
最后,在2006年2月,埃里安,这位毕业于牛津的经济学博士,正式接手梅尔的工作。埃里安只做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据一位朋友透露,埃里安在哈佛感到窒息,迫不及待地想出来。
直到2008年7月,经过旷日持久的寻找,哈佛资产管理公司终于找到了曼迪罗作为负责人。曼迪罗是领导公司的合适人选吗?现在还说不准。在去年危机期间,她和其他人一样表现得不太好,也没有让紧张的公众放心。
现在,哈佛大学的捐赠一路下滑,可能需要10年的时间,捐赠额才能回到2008年的鼎盛时期。
萨默斯没能带领哈佛实现复兴
回顾一下过去那个繁荣的时代。2001年,萨默斯刚刚被任命为哈佛大学校长。好斗的他决心带领大学实现光荣复兴。当别的大学都把重心放在人文、商业和法律教育时,萨默斯希望优先发展自然科学教育。
飙升的捐赠是萨默斯实现大跃进的关键。萨默斯认为,哈佛应放宽钱袋,而不是紧缩财政。捐赠应当优先用于自然科学教育。在萨默斯的领导下,哈佛大学开始实施大胆的行动计划。2003年9月,萨默斯为价值2.6亿的哈佛医学院的新研究大楼剪彩,大楼是哈佛历史上最大的建筑。2002年,行政中心大楼和国际研究中心也开始施工,整个建筑花了1.4亿美元,超过预算4倍。接下来,哈佛又斥巨资建造了校园剧场。几个月后,哈佛大学用于综合科学与工程的实验楼建成:耗资1.55亿美元,资金几乎全部来源于借款。
直到今天,哈佛的校园建设还在继续。豪华的西北科学大楼刚刚落成,最后一项工程是哈佛法学院,耗资2.5亿美元,目前还在施工中。再提一下耗资10亿美元的奥尔斯顿工地。2006年在接受采访时,萨默斯把奥尔斯顿描述成为“世界上最有创造性的年轻科学家实现梦想的跳板。”经过数十年的规划,2007年奥尔斯顿动工。第一部分是12亿美元的奥尔斯顿科学园区。然而,今年年初,受经济衰退的影响,奥尔斯顿的建设突然停止。建设项目正在“重新评估”和“重新调整”。
理论上来讲,萨默斯这位现任奥巴马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的主席,应当是带领哈佛实现复兴的不二人选。可他任职期间,却疏远异己。人们提得最多的是他的傲慢,而不是他的远见。他也被认为是一位自大的领导者。他曾提及女性天生缺乏科学能力。同样的,他与研究美非关系的教授的公开争执,也加剧了事态的恶化,该教授后来跳槽去了普林斯顿大学。2006年初期,经过一个由文理学院提议的不信任投票后,萨默斯提出辞职。
我太想和一位权威人士谈谈哈佛,终于这一天,在参加完本科生对话会后,我逮到了文理学院的院长史密斯。我随他朝停车场走去。“大学该怎么来收拾这个烂摊子?”我问他。史密斯突然停下来说:“首先,捐赠基金的增长没有跟上费用。我们聘请了太多的教师,而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我们靠债务融资而不是筹款来盖这些大楼。我们做了金融援助的一揽子计划,然而,我们却并没有资金来真正运作它们。”
史密斯和我到了停车场,太阳落下。史密斯看上去很累。他说:“希望捐赠还能增加吧,希望还能从校友会那里得到些支持,来帮助我们实施重组计划。”
“当然,”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接下来股市就会停泻回升。”
本文章关键词:哈佛,佛大,大学,学:,:最,最有,有钱,钱的,的大,大学,学闹,闹财,财政,政危,危机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