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最深是老师
此次暑期交流为期6周。上午是英语课程,下午选修兴趣课。早上9时至中午12时45分,是高强度的英语学习。一到耶鲁就考试,然后按考试成绩进行分班。分班分为3个等级:上、中、下。但分班结果上并不会标注你究竟是哪个等级,只是公布名单。
课堂上,我们都围成圈而坐,座位不固定,每天和不同的同学坐在一起,组成小组自由讨论。只要想发表意见便可以主动提出,老师会耐心地让你说完,然后大家再一起讨论你的观点。
来之前,我们已对耶鲁惊人的作业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实施时还是被震惊了一把——每天一至两篇日志是肯定的,三天一篇大论文是家常便饭,再加上每天几十页的英语阅读,还有在42天里面要完成的50篇快速写作……晚上我们全都泡在图书馆里,常常到凌晨。这样的压力,让我们多少有点难以适应,也让我们真正见识到了美国“牛”校特点——自主学习是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耶鲁的老师。我的写作老师是一位50岁左右的女老师,叫Susan。她在课上总是充满活力:一会儿像个二十几岁的小女生一样和我们谈论约会的秘密;一会儿又开始扮演经典美剧《Friends》(《老友记》)中的各个角色;一会儿又开始绘声绘色地演起双簧……
记得我第一次拿到批改后的作文时,真的是太惊讶了!原本白底黑字的两页纸放眼望去几乎全是红色,Susan在任何一个有可能改善的地方都写上了注释,还在反面写上总体评价以及建议——她说我文章的素材很好,但是缺少细节。她还把这篇文章按地道的美式思维完全改写了一遍。当初我写这篇文章就花了2个小时,她这样认真地阅读、思考,然后再改写,花的时间肯定不会少。
课后,Susan还找每个学生谈话,谈她对你的文章的看法。
耶鲁的老师真的可以让你感受到“你很重要,我在关注着你,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你进步”。

开放的文化氛围
有99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参加了耶鲁暑期交流。中国的除了我们外,还有二十来名北大、清华学生。另外,我们还认识了来自日本、法国、西班牙、巴西等二十几个国家不同年龄的人。
有位来自日本的女士非常让我敬佩。她英文名字叫Haruyo。
课堂上,她发言不多,声音很轻,但常提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意见。
有一次,我们讨论一篇涉及女权的小短文。
Haruyo说,她要讲讲她的亲身经历。
Haruyo和丈夫都是国家公务员,生活得很幸福。丈夫到耶鲁进修,她到耶鲁也一年半了。丈夫整日上课、参加研讨会,她一个人做家务、带孩子,丈夫回家还要对她发牢骚。她开始意识到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时候她甚至希望丈夫、孩子……一切都不曾存在过。她想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于是,她报了暑期班。她开始学习,而丈夫开始了带孩子的生活。正是这一转变,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变。丈夫开始意识到以前自己不该对妻子乱发脾气,而她也开始理解以前丈夫回到家时疲惫的身心。于是一切又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了。
Haruyo说:“当你发现自己的生命和另一个人如此息息相关时,是一种痛苦也会是一种幸福。当我们高喊着‘女人要为自己而活’的口号时,我们已经抛弃了平凡的小幸福,而去追寻一种不切实际的大幸福。”
我想,耶鲁,正是有着无数敢于向传统观念与主流声音挑战的学生,以及学校所提供的宽松的氛围,才称其为耶鲁。正是这样一波又一波思想的碰撞以及反复的验证,耶鲁的“自由教育理念”才得以弘扬,并让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连续3任的美国总统都出自于她。而在奥巴马用“改变”、“梦想”这样的词汇,打破耶鲁“占领”美国二十年的神话后,耶鲁大学的师生也能用游行庆祝的方式来表达对校友的尊敬。
本文章关键词:在耶,耶鲁,鲁感,感受,受“,“精,精英,英教,教育,育”,”印,印象,象最,最深,深是,是老,老师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