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版的英国《英中时报》报道,62万英国本土学生申请大学,13万人因为大学名额有限落榜——今年英国大学入学难、本土学生竞争激烈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据BBC报道,今年英国大学申请人数接近62万,比去年增长10%。而英国政府今年早些时候规定,由于资金紧张,大学扩招名额被限制在一万人以内。同时,今年大学二次调配招收名额仅为2.2万,只有去年的50%。
据《英中时报》记者了解,尽管不少学校在官方的书面材料上所写的条件并未明显提高,但是由于英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A-Level考试(即GeneralCertificateofEducationAdvancedLevel考试,为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大幅提高,通过率达到创纪录的97.5%,很多学校在招生时实际的条件提高了。
一位受访者向《英中时报》记者表示:“一些学校官方网站上写的条件,可能A-level成绩只需要‘BBB’,但它们实际招的人却几乎都需要拿到‘AAA’,比如爱丁堡大学。”另据英国媒体早前报道,由于剑桥的申请者中拿“AAA”的太多,学校已经难以从中辨别出真正的精英,该校计划将招收标准上调为A*AA级别。
一直以来,海外学生的大学申请和英国本土学生的大学申请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属于不同的招生系统。但每所大学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在英国政府不大幅增加教育资金的情况下,英国本土大学申请的“河水”看涨,海外学生申请的“井水”会不会跟着涨?
就相关问题,《英中时报》记者采访了有关的留学机构和专业人士。
“河水”涨了,
“井水”会不会涨?
英美教育资讯中心负责人高老师近日在接受《英中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确实感觉形势与往年“大不一样”,从今年英国大学申请“清理(Clearing)”阶段的形势来看,中国留学生想要在“Lastminute”补缺比往年“难得多”。
“今年清理阶段的形势非常严峻”,高老师透露:“在往年,即使清理阶段结束之后,仍然有一些名校还有少许位置空缺。没找到合适学校的中国学生,最后还有机会补缺,但是今年大部分早早就满额了。”
她强调:“尤其是伦敦周边的学校,现在基本没有补缺的希望。剩下的少数学校,也对申请者的成绩有非常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很难特别考虑。”
据BBC报道,今年清理阶段,出现六名A-level考生争夺一个大学席位空缺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留学生难以捕捉到“漏网之位”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除开“清理阶段”的特殊情况,今年中国留学生整体的申请情况是不是真的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呢?
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先生直言:“实际上,影响不大,感觉不明显。”他表示,尽管由于每所大学的教育资源有限,英国本土申请者过多,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影响到招收国际学生的指标,但这样的影响目前尚未看到。
他分析认为:“英国本土申请者增加,主要还是加剧了本土学生内部的竞争,并没有形成本土学生与海外学生的直接竞争。海外学生的招生和本土学生的招生各有各的系统,并不冲突。”
另据BBC报道,英国智库集团“中央论坛”(CentreForum)主任阿拉斯戴尔?穆雷(AlasdairMurray)认为:“外国学生不仅给经济带来总体效益,他们的学费也为英国学生提供了交叉补贴。”这段话或多或少道出了英国教育界人士的心声。据预计,目前在英国大学就读的非欧盟学生人数超过34万,他们的学费比英国本土的学生高出几倍。他们每年缴纳超过12.5亿英镑的学费、投入16亿英镑的生活费,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总值约85亿英镑。
为政府分担国民入学难的“国家利益考虑”和摆在眼前的真金白银比较起来,孰重孰轻?在很多英国大学看来,显然后者更具吸引力,更何况,后者更不失为一个突围的好方法。因此,在英国大学教育资金“捉襟见肘”、教学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国际学生数量来为本土学生腾出位置”的做法不大可能成为他们的选择,而是相反,他们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国际学生为他们贡献的高额学费来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
如此说来,很多海外申请者听说“今年英国本土数万优秀学生进不了大学”的新闻就产生的望而生畏的心态,或许只是一种“想象性恐慌”。
本文章关键词:中国,国留,留学,学生,生P,PK,K掉,掉1,13,3万,万英,英国,国本,本土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