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不一定是父母至亲、兄弟姐妹、叔伯娘姨,也可能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这在社会生活相对稳定的中国也许并不常见,毕竟谁愿意家里多个“外人”呢?
但是,在移民人口众多、流动性大的北美,这种情形可以说是遍地皆是,算得上新移民这个群体的共同经历。
对于初来美国,或刚毕业找到工作的人来说,单门独户的公寓往往租金过于高昂,消受不起,不如去租个房间来得划算。这种房间一般傢具齐全,水电暖气全包,房客交完每月的房租,就万事不烦了。
另一方面,和房客共同生活的房东无外乎以下几种:一是买了房子,自家分配完房间之后,还可能多出那么一间两间,于是便有了招个把房客来分担房供的想法;也有的,在地铁沿线等通勤便利的市镇买上个超多房间的大屋子,自住一间,把其它房间全部用来出租,做个职业“寓公”;还有的,是属于那种不需要房租收入,但年老体弱、膝下无子或儿女不在身边的,希望招个年轻力壮、诚实可靠的房客来解决房子保养、草坪维护等家务难题的,等于以房养老。
通常这种房东房客同进一门、共处一屋的合住方式都是双向选择的结果,无论房东还是房客都希望对方和自己能有些共同之处,譬如文化、语言、习惯、年龄、背景等。
所以,我们不难看到中国房东情愿降低价格也要找个中国房客,而中国房客宁愿住得远一些也要住在中国人家里的现象。
但这并不是说中国人住在一起就不会有矛盾,至亲至爱的家人还会有吵架的时候,更何况那些彼此陌生的房东房客呢?
于是,在同一屋檐下,我们看到了一幕幕喜怒哀乐、聚散离合……
从“长工”做起 过寄人篱下的日子
禾火出生在一个子女众多的家庭,上大学时住在拥挤邋遢的学生宿舍,出国后又到了房价高昂的波士顿,所以习惯了集体生活的他没有任何犹豫,五年来持之以恒地过着“房客”生活,唯一改变的是房东而已。
说不上是幸运还是不幸,禾火初到美国,在学校提供的临时宿舍住了没几天,系里秘书告诉他,有个教授家里想找个能干家务活的学生,提供住宿和周末晚餐,问他想不想去。
这个消息对于奖学金不高、还想着早点接女朋友来陪读的禾火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就这样,在临时宿舍所有还在辛苦找房住的中国同学羡慕的眼光中,禾火拎着两个箱子去了教授家,在那栋漂亮的小洋楼的阁楼上,有了来美后的第一个栖身之处。
教授家有0.3公顷的草地,还有个面积中等的游泳池,禾火的工作就是割草、浇水、清洁泳池、洗车、扫地和倒垃圾。
夏天正是花木繁盛的时节,教授要求禾火四天割一次草,两天浇一次水,一周清洁一次泳池,此外每天扫地倒垃圾,每周三要把家里的垃圾箱推到路边让镇上的清洁工来收。
活并不算太多,但对于从没住过美国的大房子、也没做过多少家务活的禾火来讲,刚开始还是让他手忙脚乱了一阵。见禾火什么都不会,教授只好亲自教他怎么用割草机、怎么浇水等等,一个月后,禾火对家务活渐渐上手了,教授一家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教授一家对禾火一直都挺客气,夏天晚上会喊禾火一起去院子里喝啤酒,教授还说几个笑话,听得半懂不懂的禾火会不让教授失望地跟着哈哈笑两声。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学租,租房,房:,:同,同一,一屋,屋檐,檐下,下未,未必,必是,是至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