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免费留学评估表 收藏114留学网
留学首页 | 留学预科 | 留学动态 | 美国留学预科 | 英国留学预科 | 北京留学预科 | 出国必读 | 留学政策 | 留学生活 | 热门专业 | 海外精彩 | 海外名校 | 带薪实习
 
 
您现在的位置: 留学预科网 >> 出国留学 >> 留学动态 >> 正文

日本新一代:年轻的厌华派取代亲华派(组图)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4

日本年轻偶像 日本年轻偶像 在华日本留学生已达1.6万人,位居在华外国留学生人数第二位。 在华日本留学生已达1.6万人,位居在华外国留学生人数第二位。

  钓鱼岛撞船阴影下的中日关系,在民间冲突和情感交锋持续不断的当下,看上去似乎仍和北方的天气一样寒冷。

  二战结束已经一甲子有余,今天二十岁上下的日本年轻人,已经是战后第三代了。比起战前、跨战争时期以及战后出生的第一代、第二代,他们这一代,在思想意识方面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他们在想什么?如何看待与中国的交往?对历史的认知情况如何?

  作为近邻,我们需要了解日本年轻人的生态。因为,唯其如此,才可能更加真实而理性地看清中日关系的未来

  日本年轻人在想什么

  十几年前,我曾在课堂上说过:50年后,中日必有一战。但是学生们哗然:马老师,您可别吓唬我们。可是最近,一个快要毕业的学生发电邮给我:“老师,我决定参加自卫队了……”

  刚刚过去的一周,来自日本民间的两条消息一好一坏。

  好的是,从10月27日起,约1000人组成的“日本青年上海世博会访问团”开始访华。因钓鱼岛撞船事件而推迟的这场中日民间交流活动,赶在世博会闭幕前闪亮登场。坏的是,就在上个周末(10月23、24日),日本国内再次爆发了反华游行活动,参与其中的不乏年轻人。

  年轻人的想法和心态,从某种程度上说,将决定着中日两国关系未来的走向。

  战后已经六十多年了。而今二十岁上下的日本“年轻人”——可以说是战后第三代了。比起战前、跨战争时期以及战后出生的第一代、第二代,他们这一代,在思想意识方面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罪——不复愧疚

  如果说手上沾有中国以及亚洲人民的鲜血,那也至少是现在日本年轻人的祖父、曾祖一代了。让今天的日本年轻人上溯两三代为祖上去反省、谢罪,是否可能?

  平心而论,日本人对“过去的战争”是作了相当的反省的,而且至今还在反省之中。但是,中日文化的迥异,也表现在思想方法上。对于日本来说,首先是历史观与中国人迥然相异——中国是断代史观,而日本则是“绵延史观”。

  中国历史上,两三百年改朝换代一次。后代绝不会为前朝的“罪行”负任何责任(包括心理层面)——正因为前朝有“罪”,才要取而代之。

  但日本,如果从传说中的神武天皇(纪元前六七世纪)开始算,“万世一系”,至今已有125代天皇了,有“换代”而从未“改朝”。

  这种绵延史观,加上战后弥漫日本的“一亿国民总忏悔”论,转移了对战争责任追究的视线,再有进步势力反对军国主义的“努力”,也就使战后几代人都“无可奈何”地要在为“过去的战争”辩解的同时,“永远”地反省下去。

  但中日之间,对于反省不但立场相反,而且对反省的内涵外延、作法结果等的认识亦不尽相同。

  老一代日本人是感到确实做过对不起中国的事,不管有些人如何要将侵略行为合理化,但内心的“愧疚感”是无法抹消的。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提供了一系列的援助,虽然很少被中方在国内提起,日本虽有微词,但也不了了之,就是这种愧疚感使然。

  但是,时过境迁,毕竟已是从飞机到“因特”网络遍布全球的时代。根据笔者的观察,不管是否到欧美去留过学,现在的日本年轻人脑子里,传统的历史观和欧美的现代思想的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他们心目中,即使老一代有罪,也轮不到他们来赔罪、道歉——爷爷、太爷爷的作为与我何干?再与欧美的所谓“自由”、“平等”思想联系起来,他们更加主张即使在国家之间,也应该平等相待。而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历史问题”,在他们看来却成了是在动辄拎起“历史问题”敲打日本。

  厌——中华思想

  前些日子,一位中国人同事和我提起,近年来在日本教中文或有关中国问题的日本教师里,好像“亲华”的不多了,取而代之是些年轻的“厌华派”。而这些年轻教师,不但现代汉语水平比上一代高,而且往往是长期留学中国,甚至是中国几个著名大学的硕士、博士毕业。但他们不像老一代教师,对中国赞不绝口,而是表面比较客观,实际上不乏“厌恶”。

  他们去了中国,捧了这个饭碗,只能吃这碗饭,但是他们讨厌中国,甚至包括一般中国人。

  当然,在日本人中,真正的亲华派不多,说“知华”可能比较确切。老一代主要喜欢或者说崇拜的对象是中国的古代文化。老一代日本人,不但能够直接阅读中国古典,还有的会写汉文诗。我身边的几位日本人汉语老师之间,甚至常有汉诗唱和。

  可是,日本年轻一代的汉文水平就只是那么不到两千个汉字。而且学中文的简体汉字,又与繁体字挂不上钩,更谈不上解读古典汉籍了。但是对中国的现实,他们却要比日本老师们知道得多,而且是亲身感受。当然其中就包括中国社会的阴暗面。这些现实用他们自小培养起来的价值观来衡量,那当然就是“厌恶”油然而生。

  究日本人“厌华”缘由之极,往往是所谓“中华思想”——主要是指自秦汉以来,中国自以为世界之中心,中国人又惯于强烈表达自己的主张。

  “那美国不也是一样吗?日本人为什么不‘厌美’?”我问。“美国离得远啊!越近越觉得讨厌……”有识者答。这会不会是日本“中国威胁论”的心理情结呢?

  日本人一般不善于表达感觉,而是压在心里,但到了压不住的时候,就会以很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前两年的“毒饺子”事件,就是多年对华积怨一次大爆发。日本媒体一夜之间就掀起了厌华风,甚至连NHK也丢掉了一向“公正”的面纱,接连一个月,每天的主要新闻时段,头条都是“毒饺子”。连我上课讲到饺子,也只好教学生如何包“毒饺子”了(当然是开玩笑)。

  不知在日本长期滞留过的鲁迅,为什么会有“痛打落水狗”的思想。日本有识者对我说,让着弱者,是日本人的伦理道德之一。战后至今,之所以日本人对中国一再“退让”,其中有对侵略的反省,但也正是认识到,由于日本人过去的作为,才使得中国在战后几十年,不能马上脱离贫穷——有一种愧疚。但是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了,强大了,超过日本了,同理,他们就会认为,你(中国)就应该“让着”日本,至少不要再像以前,在战争责任呀,赔礼道歉上那样咄咄逼人了。《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 马挺 发自东京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章关键词:日本,本新,新一,一代,代:,:年,年轻,轻的,的厌,厌华,华派,派取,取代,代亲,亲华,华派,派组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


上一篇: 寄宿中学来华抢生源 性别教育受青睐
  晨报讯(首席记者 罗德宏)昨天,美国寄宿中学协会(TABS)旗下40余所中学在中国大饭店摆摊招生,争抢中学生源。记者发现,相比去年,多所以军事化管理和男性教育为特色的军校集体亮相成为新看点,其中部分男…

下一篇:QS研究生院巡展携手澳际登陆南京
  QS (Quacquarelli Symonds)是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前沿信息及资讯提供商,为多家世界权威媒体提供信息及数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World Report)、英国《卫报》等权威媒体所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114留学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114留学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114留学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114留学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出国留学工具箱
 
 
 
相关留学新闻
 
网站导航
出国留学项目
    尚无数据
国内留学预科名校
    尚无数据
 
友情链接

留学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6767-050 010-59795021 项目合作:13552002836

114留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67369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