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春节只有几天了,因为实在买不到火车票,吉林小伙塔赞知道,今年春节百分百回不了家了。但他没有料到,他的胶囊旅馆却在春运的寒风里未开先红。营业执照还没挂起来,他作为中国首家胶囊旅馆的负责人,已经平均一天要接受一两家媒体的采访。
塔赞,2007年从日本学成归国,拒绝过大学讲台的邀请,短暂地做过外企金领,之后一心一意创业。从个人金融投资顾问到搬家公司,从用自动售货机赚钱到开物流公司,再到如今的胶囊旅馆——在海归光环已消失殆尽的今天,他的经历堪称小海归追寻创业梦想的代表。没有一步登天的神话,一个又一个尝试说不上是失败还是成功,经验成为最大的回报,用塔赞自己的话说就是“打过老虎就不怕狼”。
像那些执着于创业的年轻人一样,事业尚未定型,但他们理想坚定;爱情躲闪不定,但他们珍视承诺;房价和户口似乎高不可攀,但他们视这些为浮云。海归“塔赞”们,一直在路上。
把传统宾馆敲碎成“胶囊”
“给你一个1.1×1.1×2.2米大的方格,你能赚到钱吗?如果嫌少,给你68个这样的方格,你能赚到钱吗?”
当记者站在中山北路上“希泰胶囊旅馆”里的床铺前,面对着整洁的上下铺——更确切地说,是一个个方格时,心里出现一个念头,这个中国首家“胶囊旅馆”其实可以申请“海归创业教育基地”。海归创业这事儿,就像这里的老板、留日海归塔赞所说的那样:“创业项目是不好找,但有些事儿你可以敲碎了做。”
每个入住这里的客人都有一个免费的储物箱,格子里能放下随身衣物,然后爬进这个2.6立方米左右大的空间,睡前可以用舱壁上的按钮设置闹钟,每个舱位有独立的换气扇。如果想打发睡前的一小段时光,只需额外支付1元钱,就可以从前台领取一个视听包,里面包括一个遥控器、一个耳麦、一个拷好指定影片的 SD卡,连接上“胶囊”舱壁上的液晶显示器,调节好床头灯的亮度,拉下遮光帘,就可以看电影了。当然,你得带上耳麦,这里的隔音效果高于轻微的咳嗽,低于高亢的呼噜。
“除了姚明来我们会有点为难,其他人我保证会住得很舒服。”塔赞自信地告诉记者,他创办胶囊公寓的初衷来自于在日本读书时的经历。“2003年圣诞节的时候,我去东京看望朋友,大家聚会到很晚,回我住的地方非常远,但日本的住宿空间都不大,我也不想麻烦朋友,就住到附近的一家胶囊旅馆里。这一住感觉真不错,卫生、安静、舒适,休息得很好,第二天什么也不耽误。”
塔赞回忆:“在日本,如果是传统的宾馆,一晚上至少要一万多日元,那差不多是我一个月房租的三分之一。但是胶囊旅馆只要3000日元左右,大约相当于留学生打工3个小时的工资。”
此后在日本的几年,由于机缘巧合,塔赞不仅多次入住过胶囊旅馆,课余时间还曾在胶囊旅馆做过服务员;读MBA期间,还专门写了一篇探讨胶囊旅馆经营的论文。“在日本,胶囊旅馆像便利店一样随处可见,有些规模非常大,是一整幢大楼。以前是把胶囊旅馆当作新奇事讲给国内的朋友听,没想到现在自己开起胶囊旅馆了。我就是把传统的宾馆化整为零,敲碎了做,成本低了,但效益是一样的。”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北京大学留学预科,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美国留学预科,英国留学预科,22留学预科,22留学,人民大学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