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我要去:
  • 提交资料,让咨询顾问主动联系您!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意向国家:
  • 目前学历:
免费留学计划
免费评估适合专业

报考指南

您的位置: > 学校动态

学校动态

在线咨询

要增强新时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作者:佚名来源:清华大学留学预科发布时间:2014-01-14 10:51:46点击量:

清华大学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从2009年7月开始,计划持续到2010年6月,期间将举办多场全校以及院系一级的专题研讨会。

 9月11-12日,清华大学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专题会议暨第26次教书育人研讨会在昌平举行。校党委书记胡和平,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韩景阳,副校长袁驷以及来自学校各院系教学第一线的教学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代表近百人出席会议并进行了分组讨论。

 

  本次会议是清华大学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第一次专题会议,会议的主题为清华人才培养的使命和战略,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与会教师集中讨论了清华人才培养的现状——优势与特色、成功与不足、危机与挑战,探讨了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的面向新百年人才培养的使命和实现使命的战略措施。

  开幕式上,副校长袁驷介绍了本次专题会议的主题和主要研讨内容。教育研究院史静寰教授以《清华新百年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战略——放眼全球与立足基础的思考》为题作会议主题报告。在为期两天的专题会议中,来自全校各院系的近百位教师分工科、理科和文科三组就大会主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闭幕式上,申永胜、陈信义、李子奈分别代表各讨论组作交流发言。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陈昌凤教授还就大学的人文精神作专题汇报。

  精仪系申永胜教授代表工科组作大会发言。工科组与会教师认为,教育本身是一个爱的过程,对学生充满爱,对教书育人的事业充满爱。教师要和学生更多沟通、接触,在具体业务教学和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有更多互动,这需要教师大量投入时间和精力。希望学校根据清华新百年人才培养的使命和任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和体系,以便于政策导向使得更多的教师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上。

 

  作为理科讨论组的代表、物理系陈信义教授在发言中总结了两天来理科组的讨论情况。与会教师集中讨论了人才培养的价值观、气氛、目标与方向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与会教师认为,应该根据综合性大学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科方向,分片的形成一定的具有特色的价值观,例如基础理科院系就应该提出“科学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培养出甘心投身科学的科学家苗子。价值观非常重要,但是通常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只有一个群体走向衰落的时候才会改价值观,清华的优良传统要保持下去。在国家不同的发展时期,针对不同的需要,清华要坚持自己的特色。在考虑人才培养的战略层次时,要结合国家政治,而在战术层次,没有必要结合政治,还是要关注教书育人环节。清华的培养目标应多元化,要注重个性,因材施教,不能只按照一个模式培养。清华作为国内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国家对于清华的要求就是培养高层次人才,需要给对全体学生的进行精英化教育,灌输精英化的思想,提升学生自我认可和自我期待。对学生的培养最基本的要求是爱国,尤其清华出国的学生很多,必须加强爱国教育。

  作为文科讨论组的召集人,经管学院李子奈教授总结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是人才培养,要从传统与创新、稳定和变革、共性和特色三个关系处理好这个根本问题。学校层面,要真正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思想,如何把学科建设优势、学术水平提高的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教师层面,要真正把教书育人作为第一位任务,同时需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和教学水平;学生层面,要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中要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正确处理成长和功利的关系,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清华要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优势,使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每个教育环境都一定得为这个根本任务服务作出贡献。

 

  在听取了四位教师代表的发言之后,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发表了题为《立德敬业 教书育人》的讲话,与大家共同探讨教书育人工作。

胡和平指出,要增强新时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心工作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历史给了我们新的机遇,同时也给了我们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抓住机遇,承担责任,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胡和平说,教师要立德敬业、教书育人,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造成深远的影响,要做到身正为师,率先垂范。胡和平说,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新突破。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要关注就业工作,把学生引导到将来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贡献的工作岗位上去。要优化培养过程,为学生成长提供宽广的空间。要强化因材施教,为特色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清华大学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从2009年7月开始,计划持续到2010年6月,期间将举办多场全校以及院系一级的专题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