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举办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技术转移促进中心揭牌仪式
12月29日下午,作为全球环境基金项目“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长期能力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长能项目”)的一项重要活动,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技术转移促进中心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中意环境节能楼举行。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FECO)余立风副主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高级顾问梁丹分别代表长能项目的国家和国际执行机构到会致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余刚院长、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许国栋董事长代表该中心建设的共同承担单位介绍了中心的建设进展与后续工作计划。
自2001年5月23日中国签署《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来,在环境保护部牵头的国家履约协调组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POPs清单调查、技术示范、战略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推动我国POPs履约进入全面攻坚阶段。
为识别和筛选符合国情的POPs削减与控制关键适用技术,克服技术转移中的主要障碍,促进技术供需双方间的交流合作,为国家实施计划(NIP)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长能项目下要求建立和运行“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技术转移促进中心”,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设。
中心将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在科学研究上的深厚基础和中持环保在环保产业上的多年积累,通过与国际上POPs领域的专业机构和知名专家开展广泛合作实现资源整合,组织开展POPs削减与控制关键适用技术的识别与评估、定期发布POPs削减和控制技术的评估简报、建设数据库和互联网站,在三年内完成两个以上实际技术转移的成功案例,探索建立可持续的技术转移促进长效机制。
在揭牌仪式后随即举行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削减与控制关键技术研讨会。